•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中国近代经济发展论文,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国经济近代史论文(通用4篇)[ 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17 08:02:49 更新时间: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是指中国经济从组织上、体制上、市场的角度全方位的开放。这是中国经济近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山草香整理了4篇中国经济近代史论文,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是指中国经济从组织上、体制上、市场的角度全方位的开放。这是中国经济近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山草香整理了4篇中国经济近代史论文,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中国近代经济发展论文。

    中国经济近代史论文 篇一

    谈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已经提出很多年,被誉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又是我国重点发展的行业之一,所以更应注重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

    1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背景。

    1987 年,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首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且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做了进一步的全面阐述。在这一概念提出的基础上,学者们又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做了科学的界定,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应在满足当代人日益增加的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保证后代人能公平享有利用旅游资源的权力,满足后代人旅游和发展旅游的需求”[1]

    。发展至今,旅游业已发展成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作为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旅游业是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最佳载体之一,要想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必须要要牢固树立并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一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促进旅游业能与经济社会和人全面和谐发展。

    2 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旅游理论界存在着几种很流行的错误观念,严重影响了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典型的几种观念有“:旅游业是无烟产业,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旅游业可以超前发展”“、旅游业是低投入、高产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等等。以科学求实的态度来看这些观念,我们可以得知:作为一种产业,旅游业也会产生各种废物,对环境的污染也很严重;作为一种复合型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也应该以各部分的协调发展为前提,不能一味追求超前发展;旅游资源尤其是环境资源的消耗也是旅游产品的成本,旅游业的成本投入并不低;旅游的发展直接关系到管理者和当地居民自身的利益,他们参与可以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所以,如果这些错误观念不加以纠正,将严重影响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旅游的社会影响方面的问题。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量游客的涌入,无疑促进了旅游地的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但同时当地的社会环境也受到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如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物价上涨、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等问题。另外游客在旅游地旅游期间的行为表现和文化观念在客观上会对当地居民的思想意识及行为产生一定影响。其中的消极影响在一些大量接待社会文化、伦理观念差异大的国际游客的地区,表现的尤为明显。而且,国际旅游经营者在接待业务中的一些歧视性安排也会对其接待地产生不良影响,如崇洋媚外思想的泛滥,淳朴民风丢失,扰乱社会治安的现象增多,不正当娱乐行业泛滥等,违背了当地的社会文化传统和道德观念。这些消极影响会导致整个社会的不安定、不和谐,进而危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旅游产业的综合性以及社会联系的广泛性决定了旅游业的发展对其他部门、行业既有广泛的带动功能,又具有很强的依赖性,需要跨部门、跨地区协调发展。但是目前我国旅游行业的协调能力十分有限,相关的协调政策、法律法规又不成熟,不能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旅游管理呈现管理不力、不规范、缺少权威的混乱局面。另外我国旅游业内部的专业管理人才相对较少,且旅游从业人员队伍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管理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使我国旅游业缺乏整体的规划和有力的宏观调控,管理体制不畅通,这也会严重影响到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4 旅游环境影响方面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旅游管理体制不健全,旅游环境保护制度不完善,旅游发展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破坏。目前,我国旅游业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脆弱的生态系统与旅游需求的快速扩张之间的尖锐矛盾;过度开发和超负荷的游客量使得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我国绝大多数旅游景区的水质、土壤、空气、植被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旅游景区的环境污染很严重;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了旅游地人流拥挤和交通阻塞,不但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而且对外来旅游者的旅游经历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以人造景观的旅游环境中,公共设施乃至名胜古迹被有意或无意损害等等,这些环境问题是有悖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

    3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主要是以游客为本,以广大人民群众和旅游从业者为本。旅游经营者和政府管理者应该把游客作为上帝来对待,充分了解游客的需求,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尽量使游客满意,并从游客的视角来评价和开发旅游资源,使各种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更加符合游客的审美情趣和心理需求,努力创造充满人文关怀的旅游环境。另外,还要切实维护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各级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尽量减少审批事项和环节,降低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成本;大力改善旅游地的基础条件和配套设施,并制定有效地政策措施,维护广大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为旅游经营者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经营环境。

    3.2 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3.2.1 培养决策人员和公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首先决策人员要转变对旅游发展的错误观念,大力提倡旅游业走“大发展、大联合”

    的集约化、规模化的经营道路。其次,要通过对公众的旅游观念进行积极地引导和管理,共同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氛围和旅游理念,并使之观念化、持久化。

    3.2.2 开发具有特色的高质量旅游产品。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很多是以追求“新、奇、特”为旅游动机,因此,开发旅游产品时应该非常强调突出特色,提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生命力和经济效益。如我们可以增加民俗旅游项目、生产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等,以实现我国旅游产业化。

    3.2.3 建立顺畅的管理体制。旅游业是一个综合产业,要建立顺畅的管理体制,旅游业要突破本系统界限,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发展,旅游管理部门也要通过统一化管理,从宏观和长远的角度考虑旅游项目,并通过建立旅游信息系统,加强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其行业管理职能推动旅游业稳定、有序、可持续发展。

    3.2.4 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通过运用旅游高等院校、旅游人才培训中心等途径培育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旅游管理人才既要符合一般人才的基本要求,还要具备不同于其他行业的专业素质。首先要有较好的文化素养,扎实的基础知识,另外还要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从而全面有力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3.3 落实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旅游业要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也必须要妥善处理各方面的突出矛盾,协调各个利益关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以发展为前提,以保护为支撑,尽量减少旅游环境污染和文物古迹的破坏;坚持发展旅游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并重,充分发挥旅游业“先富民后富财政”的特别功效;坚持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兼顾,将两者有机结合,发挥最大的活力和效益;坚持政府投资与引进外资并重;坚持旅游业统筹发展理念,关注经济效益还要关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顾及当前发展,还要顾及长远发展。要把科学发展观切实付诸到旅游实践全过程,推动我国旅游业开创新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局面。

    参考文献:

    [1]徐少阳。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J].经济研究,2007.11.

    [2] 雷清。 旅游业与城镇化建设互动发展研究———以陕南为例商洛学院[J].价值工程,2011.09.

    [3]陈晓平,葛敏。论科学发展观下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和谐发展[J]价值工程。2010.12.

    中国经济近代史论文2简短 篇二

    低碳经济主题投资:真正的长期成长性投资主题

    是什么,让世界如此关注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未来全球长期的发展目标。根据我们的测算,全球碳交易在2008—2012年间,市场规模每年可达500亿欧元,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容量为1400亿欧元(约合19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

    对于中国而言,碳交易及其衍生的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中国拥有巨大的碳排放资源。目前我国提供的碳减排量已占到全球市场的1/3左右,居全球第二。预计到2012年,我国将占联合国发放的全部碳排放交易的41%,成为全球第一大供应国,碳交易市场潜力巨大。低碳经济这块蛋糕据估算价值超过2万亿美元。太阳才刚刚升起

    “低碳经济”很有可能由“主题投资”向“趋势投资”转变,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在全球发展低碳产业、倡导低碳经济的整体趋势已经确立下,“碳”将成为影响产业估值的重要因素。在碳税、资源税等政策预期下,低碳产业的长期投资价值将更加夺目。低碳、新能源等新经济主题正愈演愈烈,将成为未来市场投资主线。低碳经济是真正的长期成 www.jingyou.net 长性投资主题

    由于低碳经济是一种长期的成长性的主题,短期来看,其投资机会会主要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国内外政策的驱动;二是大盘和低碳板块的相对估值。

    从目前的情况看,低碳经济板块有启动的理由:首先,国内外的政策和舆论利好低碳板块。由于低碳经济的启动,主要是靠政府的补贴和政策倾斜来推动的,因而政策方面的变动,对于该板块有决定性的影响。其次,低碳板块估值合理。目前低碳板块经过长达半年的整理后,相对于大盘来说,目前低碳板块的估值相对于大盘溢价1.5 倍,处于一年以来的低位(1.4~1.8 倍),具有一定安全边际。

    我们理解的低碳板块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大的类别:

    (一)新能源板块:包括风电、核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

    (二)清洁煤发电和清洁煤利用板块。

    (三)节能减排板块:包括智能电网、新能源电动汽车、建筑节能、变频器、余热锅炉、余压利用、地源热泵、垃圾发电。

    我们认为不论应对主题投资还是趋势投资,布局低碳白马股都将是最佳策略。我们从政策制度、研发实力与核心技术、综合业绩水平等3个标准来考察低碳不同细分行业、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重点关注具有核心技术和竞争优势,从国家产业政策中受益较大、具有明确业绩增长预期的优势低碳行业。

    重点推荐的行业有;核电、风能、太阳能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建筑节能、工业节能等低碳子行业。

    新能源板块:

    核能由于具有不排放碳和废气、无环境污染、发电稳定、成本低等优点,并且受资源制约比煤电、水电、风电等小,是部分取代煤电的最佳方式,成为我国发展的重点,未来的发展空间巨大。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就多次表示,“真正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作用最大的还是核电”,并表示未来将加强可再生能源与核电的比重,大幅提高原定核电所占比例的目标。我国核电装备制造业已得到较大发展,目前我国30万kw、60万kw及百万千瓦级核电站的国产化率水平分别在90%、70%和50%左右。预计2012、2013年前后,我国百万千瓦级核电的装备的自主化率将达到75%以上。我国三大装备制造基地目前已经改扩建。到2020 年中国核电装机至少将达到7000 万千瓦。而核电的建设周期约5 年左右,在2015 年前将有4000-5000 万千瓦机组开始建设。以目前接近不考虑碳成本煤电价格的平均价格(0.43 元),核电站的内部回报率将达到9.8%,净利润率达到13.3%。积极进行能源结构调整,投资核电是具有吸引力的选择。

    看好核电设备,是因为它具有以下几点竞争优势:

    一、政府扶持大优势,国家产业政策从“适度发展核电”转变为“加快推进核电发展”,核能装机容量有巨大提升空间。

    二、技术优势,国内技术比较成熟,与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同步。

    三、成本优势。核电发电成本与传统火电发电成本相差不大,远远低于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成本。

    四、估值优势,核电上市公司整体业绩比较优良,成长确定性较高,目前估值水平较低。

    五、局部垄断优势。根据核电行业受益程度的不同,我们应重点关注具有核心技术、强势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较高的核电设备制造业个股,重点推荐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空调、中核科技、自仪股份、奥特讯、兰太实业、海陆重工、方大碳素、嘉宝集团。

    风电的发展不可不谓迅猛,风电装机容量连续五年翻番,2008年一举跻身全球第四,中国风电市场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不仅成为全球风电市场中的一匹黑马,而且也无可厚非地成为中国新能源经济的领头羊。若按2020年装机容量达1.5亿千瓦来算,风电装机未来10年还有10多倍的增长空间。2050年风电可能超过水电,成为中国第二大主力发电电源。

    风电设备制造业的急剧扩张和全国风电场建设的风起云涌,却被相对滞后的电网扼住了“喉咙”。如果没有电网的协调发展,车多路少的局面仍将制约风电的健康发展。

    但从长远来看,我国风电行业处于高速增长期,前景比较光明,孕育长期投资机会。目前风机零部件制造商、风机机组制造商业绩成长性会比较明显。风电上网问题如得到圆满解决后,风电场建设、风电运营商会有许多业绩上升空间。根据风电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利润的高低以及发展趋势,我们首选龙头整机生产厂商和核心零部件生产厂商。建议重点关注具有核心技术和竞争优势的风电上市公司。重点推荐:金风科技、湘电股份、东方电气(整机);中材科技(叶片);华锐铸钢(铸件/风机轮毂);天马股份(风电轴承)。太阳能光伏发电

    全球光伏行业在经历金融危机的冲击后,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增速回落,相反对于原油价格回升到高点的预期,促使世界各国加大对光伏产业的政策支持和经济补偿。国外光伏产业景气度不断提升对国内的光伏产业将起到明显带动作用,尤其是多晶硅的需求预计将逐步回暖。年初至今,我国对于新能源领域中的光伏产业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支持力度之大是从来没有过的,目前正着手合理调控。《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补贴额度20元/kw,可以显著降低光伏上网电价,使其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从规划中,可以看到太阳能前景无疑是一片光明,未来增长空间居新能源之首。目前光伏发电尚处适度发展阶段,暂不搞远距离输送。两三年之内发电规模可达100多万千瓦,占2008年国内光伏产能的三分之一左右。发展的契机来自于电网瓶颈的打通以及发电成本的大幅下降。

    依据太阳能行业需求回暖时,各环节的受益程度的不同,我们优先推荐高端薄膜电池厂商及零配件供应商,其次是晶体硅电池下游或一体化厂商,再次是晶体硅电池上游多晶硅。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天威保变、南玻a、中航三鑫、航天机电、拓日新能、孚日股份、金晶科技、川投能源。

    清洁煤发电和清洁煤利用板块: 我国能源结构特点是富煤贫油,煤炭占我国目前能源消费总量的三分之二,因而发展清洁煤燃烧技术,必然成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首选。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以煤为消费主体的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决定了中国能源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都必须优先考虑煤。电力工业是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重点领域,2005年全国发电用原煤11.1亿吨,占煤炭消费总量的近50%,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36%,2007 年,中国发电厂碳排放上升到了3120 百万吨,占全球第一,且超过美国10%。因此,电力工业实施“上大压小”,将上大机组与关小机组挂钩,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中长期来看,发展无污染的清洁煤发电技术必然成为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将成为未来煤电主流。重点推荐公司:华光股份、海陆重工 节能减排板块: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动力汽车是2009 年密集出台较为实质政策的领域,全球碳排放量中,交通业占比13%,无论是碳减排,还是拉动消费,新能源动力汽车都符合政策扶持的条件,同时,从技术角度相对成熟,新能源汽车具有可大规模产业化的基础。

    目前我国汽车年产销率双双突破1000 万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汽车消费国,而且未来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提升也将是惊人的速度,而目前交通工具主要是燃烧石油等石化燃料为主,消耗了我国绝大部分的石油,并造成了越来越大的环境污染和气候问题,因而发展低碳汽车成为我国汽车行业的必由之路,由于我国电动汽车方面的技术基本和世界同步,甚至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因而发展新能源汽车,尤其是混合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成为了我国汽车业发展的首选。

    未来25年中国将新增2.7亿辆汽车,若电动汽车占乘用车总量的20-30%,那么,中国国内电动汽车市场可达到7000亿-1.5万亿人民币。近期中国重点发展的三种电动汽车的应用方向分别是:混合动力车在商用车和家用轿车领域占主体;蓄电池电动车发展为中国特色,产品覆盖大宗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和微型轿车;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在公共交通领域。新能源汽车板块孕育长期投资机会,我们重点推荐:新能源汽车整车公司方面,关注上海汽车、长安汽车、福田汽车。新能源汽车电池、零配件公司方面: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及利润主要在于动力电池组,因而应重点关注涉及到镍氢电池和锂电核心资源或者核心技术产品的厂商,建议关注:科力远、中炬高新(镍氢电池);江苏国泰、西藏矿业、杉杉股份、中信国安、中国宝安、佛塑股份(锂电)。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是指以物理电网为基础,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新能源技术,把发、输、配、用各个环节互联成为一个高度智能化的新型网络,它是当今世界电力系统发展变革的最新动向,通过智能电网的建设,电力系统各领域都将产生质的飞跃,被认为是21 世纪电力系统的重大科技创新和发展趋势。? 智能电网则由于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能否成功上网、插电式新能源汽车能否成功充电的关键,成为了低碳经济中的核心,我国在这方面紧跟世界技术潮流,已经成功提出并初步规划了我国的坚强智能电网系统。

    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将分三个阶段推进,2009-2010 年进行规划试点阶段,主要是制定发展规划、技术和管理标准,进行技术和设备研发,及各环节试点工作,特高压相关企业将显著受益;2011-2015 年开始全面建设阶段,特高压输电建设仍是重点,以数字化变电站为代表的二次设备将面临巨大的市场空间;2016 年至2020 年为引领提升阶段,高级调度系统、全数字化变电站成为标准配置,智能电表将全面覆盖,分布式能源、实用型储能装置、电动汽车充电站将在主要城市广泛应用。

    智能电网建设总计创造近万亿元市场需求。2012 年前是特高压建设高峰期,相关设备需求将成倍增长;2015 年前数字化变电站将完全替代传统变电站,预计带来每年65 亿元的市场需求,较传统变电站自动化市场规模提高近60%;2009 到2013 年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投资将达800亿元,需求年复合增长率为40%。智能电网主要设备均有望形成寡头垄断市场。除智能电表行业竞争相对激烈,智能电网其他主要设备技术壁垒较高,竞争环境良好,特高压变压器、开关、换流阀,数字化变电站,用电信系采集系统市场均有望形成寡头垄断格局。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逐步展开,将给国内的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受益的企业将涵盖电网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建议投资者采取“抓住特高压、数字化变电站建设两条主线,兼顾用户侧智能”的投资策略。智能电网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前景看好。特高压与数字化变电站是我国智能电网中短期建设重点,需求将大幅增长,相关上市公司将受益;用户侧智能化以用电信息采集为核心,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看好相关上市公司。重点推荐国电南瑞、思源电气、科陆电子、特变电工、平高电气、荣信股份、中天科技、许继电气、国电南自,科陆电子、置信电气。工业节能

    我国工业能源消费量占全国能源消费量的70%。部分装备技术性能低下、生产工艺落后,能耗指标高、总体利用效率低,是我国节能工作的重点领域。在工业设备节能更新改造中,节能空间相对较大的是锅炉和电机设备。锅炉是电力、供热和供汽的关键设备,按用途锅炉可分为电站锅炉、工业锅炉、生活锅炉等。锅炉的耗煤量占全国煤炭消费的70%。因此,“十一五”节能技术改造第一大重点工程就是节能锅炉更新改造。随着我国能源问题日趋严重,国家大力推动节能减排政策在工业领域的推广运用,未来我国余热锅炉潜在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巨大。

    重点推荐:海陆重工、华光股份

    电机系统用电量约占全国用电量的60%,其中风机、泵类、压缩机和空调制冷机的用电量分别占全国用电量的10.4%、20.9%、9.4%和6%。我国现有各类电机系统运行效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将近20%,由此看来电机节能投资空间广阔。

    重点推荐:荣信股份、智光电气、置信电气、国电南自、宁波韵升、中科三环、思源电气。建筑节能

    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重点能耗的比重达到27.5%,建筑节能是“十一五”国家明令重点控制能耗的领域,要求新建建筑全面严格执行50%节能标准,四个直辖市和北方寒冷地区实施新建建筑节能65%的标准。建筑节能的潜力主要体现在建筑围护结构、空调系统和照明设备上。

    建筑维护结构的节能主要是发展利用节能利废建材、聚氨酯、聚苯乙烯、矿物棉、玻璃棉等符合建筑节能标准和相关国家标准的新型墙材。空调系统节能在建筑节能50%目标中分担16%~20%的节能任务。节能中央空调可利用烟气、蒸汽、热水等能源进行制冷,是较电力空调更为环保节能的产品。照明用电占全国用电量的12%左右,采用高效节能灯替代普通白炽灯可节电60~80%,用电子镇流器替代传统电感镇流器可节电20-30%,交通信号灯由发光二极管(led)替代白炽灯,可节电90%。

    重点推荐:泰豪科技、烟台万华、北新建材、南玻a、佛山照明、浙江阳光、雪莱特、三安光电、双良股份 低碳经济股票池 太阳能

    天威保变、乐山电力、拓日新能、金晶科技、南玻a、川投能源、力诺太阳、航天机电、风帆股份、孚日股份、特变电工、方兴科技、岷江水电、三安光电、中航三鑫、安泰科技、鄂尔多斯、交大南洋、东方钽业、中环股份、有研硅股、中航光电、联创光电、方大a、通威股份、新华光、大港股份、精工科技、江苏阳光、兰花科创、天富热电、海通集团

    设备:金风科技、东方电气、上海电气、湘电股份、银星能源、天威保变、包钢稀土、宁波韵升、长城电工、长征电气、华仪电气、中材科技、中科三环、华锐铸钢、天奇股份、中材科技、天马股份、中航光电、国电南瑞、凌光实业、特变电工、鑫茂股份

    运营:国电电力、华能国际、大唐发电、金山股份、宝新能源、广州控股、申能股份、桂东电力、京能热电、科学城、鲁能泰山、绵世股份、轻工机械、申华控股、银星能源、粤电力 核能

    设备:东方电气、哈空调、上海电气、奥特迅、中核科技、海陆重工、盾安环境、威尔泰、中科英华、宝钛股份、兰太实业、沃尔核材、方大炭素、嘉宝集团、上海机电、烟台冰轮、中成股份、自仪股份、南方风机

    运营:皖能电力、上海电力、申能股份、闽东电力、韶能电力 设备:浙富股份、东方电气

    运营:长江电力、乐山电力、岷江电力、天富热电、闽东电力、桂东电力、西昌电力、明星电力、钱江水利、三峡水利、韶能电力 生物能

    丰原生化、北海国发、天茂集团、泸天化 地热能、海洋能、氢能

    京能热电、浙富股份、同济科技、东方电气、复星医药、北京城建 碳捕获与封存(ccs)

    龙净环保、浙江海纳、同方股份、菲达环保、信雅达、山大华特 煤清洁技术

    中国神华、华光股份、科达机电、天科股份、东方电气、海陆重工、国电南自、航空电力、力源液压、上海电气、哈动力、中核科技 煤层气开发:

    国阳新能、西山煤电、石油济柴、天科股份 智能电网

    国电南瑞、思源电气、科陆电子、特变电工、天威保变、平高电气、荣信股份、置信电气、远光软件、海得控制、国电南自、许继电气、长园集团、东方电子、长城开发、宝胜股份、永鼎股份 汽车

    上海汽车、长安汽车、福田汽车、一汽轿车、宇通客车、金龙汽车、安凯客车、中通客车 电池等零部件

    科力远、同济科技、风帆股份、杉杉股份、长城电工、中信国安、合肥三洋、江苏国泰、宁波韵升、佛塑股份、法拉电子、包钢稀土、中炬高新、春兰股份、复星医药、西藏矿业、贵研铂业、吉恩镍业、厦门钨业、横电东磁、巨化股份、中国宝安、tcl 集团、德赛电池、风华高科、凯恩股份、维科精华 电机节能

    置信电气、荣信股份、思源电器、国电南自、国电南瑞、东源电器、平高电气、智光电气、宁波韵升 锅炉余热利用

    海陆重工、华光股份 钢铁废气利用

    包钢股份、邯郸钢铁、安阳钢铁、华菱管线、济南钢铁、南钢股份、重庆钢铁 化工热气利用

    皖维高新、三爱富、云天化、川化股份、巨化股份、柳化股份、兴化股份、泸天化 水泥余热发电

    海螺水泥、祁连山、福建水泥、赛马实业、塔牌集团 智能建筑

    烟台万华、泰豪科技、南玻a、鲁阳股份、中航三鑫、延华智能、方大a、节能建材 海螺型材、北新建材、三爱富、双良股份、鲁阳股份 电器节能

    佛山照明、雪莱特、三安光电、士兰微、长电科技、浙江阳光、华微电子、法拉电子、合肥三洋、联创光电 森林碳汇 林业

    岳阳纸业、升达林业、大亚科技、威华股份、永安林业、吉林森工、景谷林业

    中国经济近代史论文2简短 篇三

    在经济市场日趋成熟的今日,经济关系在社会生活中所占比重逐渐加大,国家对经济调控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越来越多的经济相关政策和经济相关法律。运用政策和法律两种重要工具对经济市场进行规范和管理。本文试图就经济法律和经济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的探讨,旨在分析二者间相互作用的机制。

    经济法律;经济政策;相互作用;差异

    在展开更深入的探讨前,我们首要作出的,是明确经济法律与经济政策各自所代表的内涵,结构等自身问题。

    就经济法律而言,笔者认为“经济法律”和“经济法律体系”本不是规范的法学术语,以之为基础而进行过深的法学理论探究是歧途末路。“经济法律”和“经济法律体系”概念之所以存在和被使用,主要是因为经济学研究的需要,特别是市场经济学即法制经济学研究的需要。从法学角度讲,“经济法律”和“经济法律体系”概念只是临时借用而已,对之进行法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以不同经济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民法、商法和经济法等法律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虽然“经济法律”不是一个规范的法学术语,但如果以“对象说”对之下一个定义的话,那么多数学者都会赞同:经济法律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在这个定义当中, “经济关系” 是关键词,只要弄清了“经济关系”的内涵、外延,并对之做出科学的分类,就能基本掌握经济法律的形式范围和经济法律体系的部门构成。对人类经济社会的纵览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大量的经济关系不外横向、纵向两大类,其中大量的经济关系多为横向经济关系,因为纵向的国家经济调节关系是有限度的,社会经济主要由看不见的手――市场来调节,而非主要由看得见的手――政府来调节。由此看来,只将经济关系分为横向、纵向两大类有失平衡,还必须对横向经济关系再分类。横向经济关系的再分类,也要考虑平衡的问题,以是否具有营利性为标准将之一分为二。这样,就形成了三类经济关系:

    (1)横向的非营利性财产关系(经济关系)

    (2)横向的营利性财产关系(经济关系)

    (3)纵向的国家经济调节关系。

    与之相适应,需要三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法律部门来调整这些经济关系。于是,民法、商法、经济法就相应出现了。

    由以上可知,我国的经济法律体系将由民法、商法和经济法三个部门法构成,各部门法的具体法律法规组成情况如下:

    1、 民法部门

    民法通则;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包括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婚姻家庭法,包括婚姻法、收养法等;继承法。

    2、 商法部门

    合伙企业法、独资企业法;破产法;证券法;票据法;保险法;海商法。

    3、 经济法部门

    市场规制法,包括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宏观调控法,包括计划法、经济政策法;国家投资经营法,包括国家投资法、国有企业法。

    就经济政策而言,要了解我国的经济政策概念与结构,就必须对我国宏观政策的基础结构做一个大致的了解,我国政策以内容结构来划分可分为总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所谓总政策即规定执政党在某一个历史时期根本的、全局的总路线,它决定着执政党的各项基本政策与具体政策。基本政策即执政党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为实现总任务、总政策所规划的重大决策和基本原则。具体政策即在总政策和基本政策的指导下,执政党为了解决某一类或某一个具体问题,或者为完成某一项具体工作所规定的具体行动准则。由此我们将我国的经济政策划归到我国的基本政策中来,在我国,对经济政策的具体定义为:是国家或政府为了达到充分就业、价格水平稳定、经济快速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为增进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经济政策是连接国家总体计划与各种调节手段的中介,它分解计划所规定的经济发展总任务和各种宏观经济总量指标,形成各个方面的基本行为方针和准则,并使各种调节手段都能直接发挥作用。

    在上述分别对经济法律和经济政策各自的分析中,我们最直观的发现,便是经济法律中,与经济政策最紧密联系部分,是经济法部门。经济法作为国家纵向调节经济关系的最重要手段,其与国家的经济政策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本文在探讨经济法律与经济政策关系时将着重从经济法与经济政策之间的关系着手。

    每当涉及到法律与政策的关系一题,在社会以及学界长期以来一种错误的理念,即认为政策与法律有主从之分,是政策决定法律,法律从属于政策,结果导致在实际工作中重政策轻法律。历史事实已经证明这种思潮是不正确的,是及其有害的。法律和政策是两种不同的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重要工具,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同步发展,谁也代替不了谁的。经济法律与经济政策的关系同样如此,我们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明二者相互作用的关系。

    (一)经济政策第经济法律的作用

    经济法律,特别是经济法部门,作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决它的具体内容必须符合国家经济政策的总体基调,总的说来,国家的经济政策对经济法律活动是有着知道作用的,但这种指导并不意味着经济政策高于经济法律。经济政策对经济法律的指导作用主要从以下是两个方面说明:

    1、执政党的经济政策,是国家制定经济法律的依据

    在我国,执政党是人民利益的代表,党的政策是在集中全国人民共同意愿,反映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以经济政策作为经济法律产生的依据,用经济法律的方式将经济政策定型化、条文化、规范化,也就能够保证经济法律体现全国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但在以经济政策为立法依据这一问题上,我们也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政策都需要制定为法律,而必须是那些经过实践检验证明的、行之有效的、符合人民利益和客观规律的政策。同时,制定法律时贯彻经济政策精神,并不是原封不动的照搬党的政策,在经济政策和经济法律之间,前者比较原则,涉及面较大,后者则要求更加具体。

    2、在实施经济法律中不能脱离国家经济政策的指导

    经济法律从制定到实现,其中的转换是个复杂的过程。长期的实践让我们认识到法律是不能自动运用于生活的,在法律实现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如何适用法律才能更加适应实际,从而收到更好的社会效果的问题,存在着一个法律如何与形势相符合的问题。经济社会是不断变动着的,有时甚至变动很大,而制定好的经济法律规范有其一定的滞后性,这就产生的了不变的法律规范与变动的经济社会状况之间的冲突。解决这一冲突的重要途径之一便是用经济政策来指导法律的适用。但经济政策对经济法律适用的指导是一种思想性的指导,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把适用法律与政策精神有机的结合起来,而不是不顾法律的规定甚至借口执行政策而违反法律的规定。

    (二)经济法律对经济政策的作用

    经济法律对经济政策同样也具有制约作用。经济政策是制定仅仅法律的依据,一旦国家机关将政策定型化、法律化,就使经济政策具有了国家法律的性质,因此,从实质上说,执行了经济法律也就实现了经济政策。法律的特征也决定了它是实现经济政策最有效的手段:首先,法律以国家意志的属性保证经济政策的实现,法律用其具有的普遍约束力,使社会各个方面都加以遵守,这样,经济政策在社会范围内广为实现。其次,法律以其国家强制力的属性保证经济政策的实现,法律的国家强制力使其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效力,经济政策一旦转换为经济法律,就保证了其最有效的实现。最后, 以国家规范的属性保证经济政策的实现。

    总之,经济法律的制定与实施离不开经济政策的指导,经济政策的贯彻和落实也离不开经济法律的推动。

    在前文中,我们分析了经济法律与经济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到经济法律与经济政策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经济法律与经济政策之间是存在差异的,经济法律不能代替经济政策的地位,经济政策也不能无视经济法律的存在。我们有必要对二者之间的差异作出探讨。

    (一)二者的制定程序

    经济政策的制定,是由执政党和各级政府据职权制定的,其体现的属性,更多的是执政党的意志,不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而经济法律是由国家立法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具有国家意志的属性。在程序上,经济法律的立法要求抽象原则化,也较经济政策的制定更加严格、复杂。

    (二)二者的表现形式

    经济政策通常以政府部门的决议,通知,纲领性文件,宣言,声明,指示,建议等形式出现。它的内容相对来说规定的比较原则,带有号召性和指导性;而经济法律是以制定法的条文形式条文形式颁布执行,有其自己特定的表现形式,作为一般规范,具有确定性和规范性的特征。

    (三)二者的稳定性

    经济政策具有较大的及时性和灵活性,需要跟紧经济的发展形势灵活应对,以维持国家队经济生活的有效调控;而经济法律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长久性,杜绝朝令夕改,以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四)二者的调整范围

    就二者的调整范围上,有人认为“经济政策适用于那些急需解决的、临时性的经济问题,经济法律则适用于规范和调整那些需要严格界定、比较稳定的经济关系”但我认为,经济政策,作为执政党对国家和社会经济生活的领导调控手段,不断的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而且其调整的经济关系中,并不存在国家这一主体;而经济法律则一般调整那些对社会整体状况有直接和重大影响的社会关系,可以说,经济法律是将经济政策中某些原则性的内容,在一段时期内比较稳定的经济目标和调整手段以法律的形式固定化和规范化。

    总之,以上的几点差异,表明二者之间虽然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但他们属于不同的社会规范,有其各自的特点与作用,不能将二者相互混淆甚至相互代替。

    我们只有在认识到经济法律与经济政策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探讨出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认识到二者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的不同作用,我们才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中作出更加理智全面的决策,更好的完善目前的经济法律体系。

    [1]周林彬。法律经济学论纲――中国经济法律构成和运行的经济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页

    [2]魏振瀛。民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3]曹平。我国商法法律地位初探[s]。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

    [4]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8页

    [5]百度百科。经济政策词条

    [6]丁圣伟,陈亮。试论经济法与经济政策的关系[j]。《法制与社会》,2007,(1)

    2024年中国经济近代史论文 篇四

    1.由于氟利昂,可以存在50至100 年,即使议定书完全得到履行,臭氧层的也只能在()以后才有可能复原。

    a、2050年

    b、2051年

    c、2052年

    d、2053年

    2.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新技术属于()

    a、降碳技术

    b、零碳技术

    c、消碳技术

    d、高碳技术

    3.下面属于低碳消费指标的是()

    a、单位gdp能耗

    b、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

    c、人均碳排放

    d、二氧化碳排放因子

    4.下面属于低碳产出指标的是()

    a、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

    b、零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例

    c、清洁煤占煤能源比例

    d、单位能源消耗

    5.低碳经济的实质是()

    a、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立清洁能源结构和清洁能源机制

    b、技术创新 c、制度创新

    d、发展观的根本转变

    6.()是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

    a、保护环境

    b、人口众多

    c、发展科技

    d、计划生育

    7.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劣势有()

    a、政策支持

    b、法律保障

    c、节能减排经验

    d、技术低

    8.要实现节能降耗,首先,要继续大力发展第()产业,调整一、二、三类产业的格局

    a、一

    b、二

    c、三

    d、四

    9.环境友好型社会评价体系的对象不包括()

    a、区域产业

    b、城市基础设施

    c、人居环境

    d、社会生产

    10.()明确了环境保护与发展的统一关系,是人类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认识飞跃。

    a、计划生育 b、发展低碳经济

    c、发展循环经济

    d、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11.虽然我国能源结构在不断优化,但一次能源生产的2/3仍然是()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太阳能

    12.臭氧(o3)在遇到h、oh、no、cl、br时,就会被催化,加速分解为()

    a、o1 b、o2 c、o3 d、o4 13.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不包括()

    a、人口

    b、环境

    c、资源

    d、科技

    14.()是政府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应承担的义务和职责

    a、生态责任

    b、发展观

    c、监督

    d、追究制度 15.()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a、循环经济

    b、可持续发展

    c、低碳经济

    d、绿色经济

    16.中国于()加入了《蒙特利尔议定书》。

    a、1992年

    b、1993年

    c、1994年

    d、1995年

    17.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为()

    a、a模式

    b、b模式

    c、c模式

    d、d模式

    18.从经济运行的动力条件和市场保证上看,经济运行又依赖于()

    a、消费

    b、生产

    c、投资

    d、政府

    19.下列关于低碳模式论述不正确的是()

    a、碳模式是由经济、社会、生态系统按一定系统规则、秩序构成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b、低碳模式是由低碳经济、低碳社会和低碳生态等子系统构成的复杂巨系统 c、低碳模式是“经济-社会-生态”三维一体的多目标复合系统和有机整体

    d、在低碳模式内部,不存在经济、社会和生态各子系统之间通过吸收、反馈、协同、耦合等系统运动

    20.(),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缔约国第二次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

    a、1997年

    b、1993年

    c、1994年

    d、1996年

    21.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中期目标有()

    a、推进能源市场化改革

    b、调整能源结构

    c、遏制奢侈浪费

    d、加快低碳能源技术的开发

    22.农业灌溉水平有效利用系数、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值越高说明水资源利用效率越()

    a、低

    b、高

    c、无关

    d、无法确定

    23.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力量()

    a、建立低碳经济发展的机制

    b、加强法律体系建设

    c、构建低碳技术创新机制

    d、能源技术创新 24.1990到1995年间保险业同气候有关的索赔就几乎达()美元

    a、200亿

    b、300亿

    c、400亿

    d、500亿

    25.环境法的基本理念不包括()

    a、基本环境公益与基本经济公益应当满足

    b、确立公益最大化原则

    c、可过度开发原则

    d、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激励机制

    26.能源短缺就发展中国家来说最重要的原因是()

    a、人口激增

    b、过度开发

    c、资源利用不足

    d、产能落后

    27.“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是在借鉴国外三种典型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不包括()

    a、丹麦

    b、美国

    c、德国

    d、日本

    28.增物质化模式是指()

    a、a模式

    b、b模式 c、c模式

    d、d模式

    29.我国光伏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最终还要归于()

    a、产业内部结构升级

    b、构筑光伏产业发展的管治体系

    c、技术进步与创新

    d、积极拓展国内应用市场

    30.()的碳减排潜力巨大,应当大力发展

    a、太阳能

    b、水电

    c、火电

    d、石油

    31.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a、人

    b、政策

    c、市场机制

    d、自然

    32.《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受控温室气体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33.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策略没有()a、强调发达国家转移技术

    b、强调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权 c、强调中国在全球化之下的分工以及对全球所做的贡献

    d、政治和外交层面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34.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是()

    a、实践中运用低碳经济理论

    b、低碳发展

    c、节能减排

    d、碳中和技术

    35.()就是在道德价值和安全可靠等方面的社会接受程度

    a、认知性

    b、可行性

    c、可操作性

    d、可承受性

    36.我国()对外依存度更是达到50%以上,严重影响我国能源安全

    a、石油

    b、煤

    c、天然气

    d、铁矿石

    37.近百年来中国的气候也在变暖,以西北、华北、东北变暖最明显,其中()地区出现了暖干化趋势

    a、西北

    b、华北

    c、东北

    d、西南

    38.二氧化碳的生命期很长,一旦排放到大气中,其寿命可达()

    a、200年 b、100年

    c、150年

    d、250年

    39.臭氧()是一种有臭味的气体,常温下为浅蓝色。

    a、o1 b、o2 c、o3 d、o4 40.循环经济最广泛的参与主体是()

    a、人

    b、政策

    c、市场机制

    d、自然

    41.固碳技术指把燃烧气体中的()分离、回收,然后深海弃置和地下弃置

    a、二氧化氯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氮

    42.排污权交易对市场机制的利用最充分,它的实施需要合适的条件不包括()

    a、ppp原则

    b、良好的信用体系

    c、完善的市场条件

    d、政府对污染者排污的有效管理

    43.离差值增大,表明候变化敏感性也()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未知

    44.成年人体内含水量占体重的()

    a、35% b、45% c、55% d、65% 45.刘贵富提出的循环经济模式为()

    a、“1+3”模式

    b、“1+5”模式

    c、“2+3”模式

    d、“2+4”模式

    46.国际循环是指()

    a、小循环

    b、中循环

    c、大循环

    d、超大循环

    47.光伏产业的核心是()

    a、发展低碳技术

    b、推进清洁生产

    c、太阳能综合利用

    d、降低能源消耗

    48.实施低碳营销应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a、产品营销模式 b、市场营销模式

    c、绿色营销模式

    d、持续营销模式

    49.国内燃煤造成的()和烟尘排放量约占排放总量的70%~80%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钙

    d、二氧化硅

    50.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中,()比重偏高

    a、工业

    b、农业

    c、服务业

    d、第三产业

    多选题(每题 3 分,共 10 题)

    1.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有()

    a、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b、调整能源结构

    c、遏制奢侈浪费

    d、加快低碳能源技术的开发

    2.森林减少的影响和危害有()

    a、产生气候异常

    b、增加二氧化碳排放 c、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d、加剧水土侵蚀

    3.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有()

    a、政策支持

    b、法律保障

    c、节能减排经验

    d、技术先进

    4.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

    a、政府

    b、企业

    c、高等院校

    d、科研院所

    5.赵波、严立冬建立的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控制层是()

    a、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

    b、资源减量投入指标

    c、低资源循环利用指标

    d、生态环境质量指标

    6.冯之浚提出的社会子系统的指标包括()

    a、就业

    b、平等

    c、福利

    d、安全

    7.要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必须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a、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b、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c、努力减少重大自然灾害

    d、预测城市化、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有效途径不断改善环境

    8.冯之浚制定了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总体框架包括()

    a、经济子系统

    b、社会子系统

    c、生态环境子系统

    d、消费者因素

    9.“低碳”概念由()等三个核心术语组成

    a、低碳经济

    b、碳生产率

    c、碳关税

    d、碳排放

    10.气象要素有()

    a、温度

    b、降水

    c、风

    d、雷雨

    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20 题)

    1.任何一种理念只要能够持之以恒,必定会形成社会的集体意识,这种理念成型之初也不需要政府制定一些合理的强制手段

    正确

    错误

    2.中国是世界第一碳排放大国

    正确

    错误 3.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缔约国第二次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

    正确

    错误

    4.一个社会大众的消费模式会引导市场的价值取向,最终催生一种适应这种消费需求的经济现象

    正确

    错误

    5.草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碳库,并被公认为最为有效的生物固碳方式。

    正确

    错误

    6.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60和100年左右耗尽。

    正确

    错误

    7.城市交通工具是温室气体主要排放者,发展低碳交通是未来的方向

    正确

    错误

    8.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应当承担相应的低碳责任

    正确

    错误

    9.发展低碳经济是历史的必然,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正确

    错误

    10.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追求目标和基本内容,不只是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而是内在要求和不可或缺的内容。

    正确

    错误

    11.发展低碳经济,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间的关系,应尽量开展清洁生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可以忽视经济增长可持续性。

    正确

    错误

    12.如何解决排污权分配的公平和效率问题,将是我国排污权交易市场起步成败的关键。

    正确

    错误

    13.天气是指短时间发生的气象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等。它们在短时间内造成集中的、强烈的影响和灾害。

    正确

    错误

    14.2011年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彰显出我国政府在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等方面的决心

    正确

    错误 15.长期以来,我国能源消耗结构中煤炭占比一直居于较高水平。

    正确

    错误

    16.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正确

    错误

    17.要缓解资源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根本出路在于对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尽快改变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资源高消耗、低效益和粗放经营的局面,坚持走资源低消耗、高效益的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道路。

    正确

    错误

    18.低碳消费指标包括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gdp能耗两个核心指标。

    正确

    错误

    19.能源利用指标中能耗强度高耗能产品单位能耗越小,能源利用效率越低。

    正确

    错误

    20.我国在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过程中,重点应该放在低碳产业的发展

    正确

    错误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以上4篇中国经济近代史论文就是山草香小编为您分享的中国近代经济发展论文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

    中国经济近代史论文(通用4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TAGS1 TAGS2 TAGS3 TAGS4 TAGS5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