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翻译,古诗文,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优秀10篇】[ 教学计划 ]

    教学计划 发布时间:2023-12-15 14:30:20 更新时间: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送东阳马生序》本文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时期在艰难条件下刻苦学习的亲身经历,劝勉当时的马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成。以下是山草香给大家分享的10篇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希望能够让您对于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送东阳马生序》本文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时期在艰难条件下刻苦学习的亲身经历,劝勉当时的马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成。以下是山草香给大家分享的10篇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希望能够让您对于送东阳马生序原文翻译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一

    一、指导思想

    着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丰富语言的积累,发展语感和思维。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爱美的情趣。引导学生开发潜能,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惯。

    二、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本年级共有学生64人,大部分学生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惯,能按时完成作业。能熟练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能利用字典,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能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能写一些看图作文,但在词汇的运用、口头表达、与人交往合作、自能学习及习作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三、全册教材分析

    1、本着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精选课文,减少课文类型,将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大类。本册共有32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8篇选读课文。

    2、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

    3、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4、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识字的能力。开始练习使用钢笔书写正楷字。

    5、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词典,字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练习复述课文。

    9、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10、开始练**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法。

    四、单元分析

    1、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

    2、课例由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组成。

    3、本册安排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

    4、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4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5个栏目是机动栏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

    五、全册教学总目标

    1、识字和写字

    ①对学习汉字有浓厚兴趣,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学会写300个生字,会认200个生字。

    ②会使用字典、词典,具有初步的**识字能力。

    ③能使用硬笔正确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不断提高写字质量。

    2、阅读

    ①加强朗读指导,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②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③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

    ④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动脑筋,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⑤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问号、感叹号的一般用法。

    ⑥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⑦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

    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⑨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3、习作

    ①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②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③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④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⑤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

    4、口语交际

    ①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②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讲笑话、办画展,评一评,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③会接待客人,动脑筋解决问题等。

    5、综合性学习

    ①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②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③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如“举办童话故事会、编童话集”、“动手制作新年礼物、写上祝福语“等,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④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做个社会学生。

    六、教学重难点

    1、学会写30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200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不默不考。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

    2、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3、助字典或有关资料**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量不少于7万字。

    4、逐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学写想象中的事物,能展开想象和幻想,不拘形式、**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学习写日记。

    5、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说几句话、一段话,做到语句完整通顺,说话有礼貌。能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能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七、教学改进措施和方法

    1、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兴盛使用工具书、资料库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阅读思考,探索发现尽量自己解决问题。

    3、在教学方法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

    4、紧密联系学生的阅读或是生活实际,进行小练笔以加强读写之间的联系。要引导学生注意运用语文中的一些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

    5、穿插使用多**教学,使学生的感受立体化。

    6、在口语交际的要求方面,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口语交际的要求。

    7、对学生的习作指导做到循序渐进、系统条理,理论服务和实际操作相结合。

    八、评价工作安排

    本学期评价主要分为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主要以品德修养、学**惯、生活习惯、学习成绩等几方面进行ABC等级评价。

    九、教学进度

    第1周: 1――2课

    第2周3――语文园地一

    第3周5――6课

    第4周7――语文园地二

    第5周9――10课

    第6周“十一”放假

    第7周11――语文园地三

    第8周13――14课

    第9周15――16课

    第10周 语文园地四――17

    第11周 18――19课

    第12周 20――21课

    第13周 22――23课

    第14周 24――25课

    第15周 26――27课

    第16周 28――29课

    第17周 30――31课

    第18周 32――语文园地八

    第19周 期末复习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二

    一、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301班共有学生65人,大部分学生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惯,能按时完成作业。能熟练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能利用字典,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能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能写一些看图作文,但在词汇的运用、口头表达、与人交往合作、自能学习及习作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二、本册教学要求:

    1、本册教材本着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精神,精选课文,减少课文类型,将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大类。本册共有32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8篇选读课文。

    2、本册要求认识303个字,会写300个字。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识字的能力。开始练习使用钢笔书写正楷字。

    3、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练习复述课文。

    5、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词典,字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6、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开始练**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法。

    三、单元分析:

    1、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

    2、课例由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组成。

    3、本册安排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传统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爱护周围环境,爱的奉献。

    4、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4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5个栏目是机动栏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

    四、教学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1、主要措施

    (1)继续重视字的教学。识字仍然是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完成识字任务。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查字典,自学生字,具有初步的识字能力。识字教学要体现汉字的特点,要让学生动脑筋主动识字,用各种方法记忆字的音形义;在完成课本识字任务的同时,要鼓励、引导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并给学生提供交流、展示课外识字的机会。加强写字的指导,注重培养学生认认真真地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识字和写字的联系外,还要靠经常不断地练习提高写字的技能。

    (2)继续加强词句训练。词句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进一步加强词句训练,更是本册阅读教学的重点。中年级的词句训练从以下几点进行:一是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避免以词解词,鼓励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能力,逐步做到能自行理解;二是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三是重视词句的运用,加强与说、写之间的联系。

    (3)课后问题的教学。对于一些具有开放性的思考题、讨论题,注重方法的提示和自学的引导。力求做到理解内容和品词品句、学习表达相结合,培养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的能力。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努力体现让学生自主选择,主动积累。加强朗读、背诵,而且增加**度,一些课文让学生自己选择背诵的部分。充分利用“课后练习”中的问题启发学生阅读、思考和讨论。

    (4)加强朗读、默读训练。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多读少讲,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朗读使课上有琅琅的读书声,体现读通、读熟和读出感情这样的朗读层次;指导朗读,不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指导,重在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而后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默读也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在**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习作教学。激发习作兴趣,让学生乐于习作。平时将定期不定期地向学生推荐一此好的文章、好的诗词等。增加学生的日常积累。鼓励学生不拘形式地表达。中年级不受文体束缚,也不受篇章束缚,重在**表达,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不管是哪一方面,只要有创意都应该鼓励。爱护学生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望,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消**作的畏难情绪。多用肯定和激励的方法,**展示和交流。鼓励学生平时多练笔,从句段开始,多写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来,使学生写作能力能渐渐地得以提高。

    3、口语交际。继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根据相应的口语交际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从启发兴趣、激发交际的欲望入手,使学生明确围绕什么话题交流、讨论。通过口语交际课和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

    1、学会24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85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不默不考。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

    2、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3、助字典或有关资料**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量不少于7万字。

    4、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学写想象中的事物,能展开想象和幻想,不拘形式、**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学习写日记。

    5、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说几句话、一段话,做到语句完整通顺,说话有礼貌。能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能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翻译范文 篇三

    上海市档案馆在外滩新馆举办的主题展《城市记忆――上海近现代历史发展档案陈列》,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参观者,他们在展品前逡巡浏览,驻足深思,感受到这些档案珍品带来的心灵震撼,对上海城市的历史内涵和发展脉络看得更真切、更具象。

    在众多的档案展品中,有一本开本很小的薄薄的红色封面小册子,历经岁月侵蚀,纸张已发黄变脆。它正是弥足珍贵的《共产党宣言》中文第一版。

    从欧洲到神州:最早的传播和译述

    1847年1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受委托为国际共运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纲领。翌年1月,两人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完成了《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的著述。1848年2月18日至19日,《宣言》在英国伦敦瓦伦街19号哈里逊印刷所出版,这是一本23页的装帧简陋的德文小册子,印数仅几百册,但它却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这本《宣言》并未在市场上公开出售,仅仅作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内部材料分发给各地的同盟成员。这本书及当年的各种版本中也没有署作者的名字。

    1850年11月9日,《宣言》第―个英译本开始在伦敦派机关刊物《红色共和党人》杂志上发表,杂志编辑乔・哈尼在序言中第一次指出了作者的名字。此后的半个世纪内,《宣言》被翻译成俄文、丹麦文、西班牙文、波兰文、意大利文等欧洲多种文字,并有了数种不同的版本。在《宣言》正式被介绍到中国之前,它在全球范围内就已经用30多种语言出版了300多种版本。至今一个半世纪以来,《宣言》已被翻译成200多种文字,出版过1000次以上,成为全球公认的“使用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

    《宣言》的片断文字最早传人中国是在19世纪末。1899年(一说1896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泰在上海基督教广学会主办的《万国公报》第121、122期上发表了题为《大同学》的文章,文章首次提到了马克思的名字:“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马克思是德国人,由于他长期居住在英国,文章误认为他是英国人),并援引了《宣言》中的一句话:“纠股办事之人,其权笼罩五洲,突过于君相之范围一国。”(今译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1903年3月,上海广智书局出版了赵必振翻译的日本人福井准造著的《近世社会主义》一书,此书有四处提到《宣言》,并称其为“一大雄篇”。随后,中国早期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先后在《民报》、《天义报》、《译书汇编》、《近世社会主义》、《德意志革命家小传》、《新世界》等书报刊物上介绍了《宣言》及其思想,但都是一些零星片断的介绍式的摘译,尚未有系统的成篇翻译文字。

    《宣言》的最早中文节译本刊印在1908年1月3日上海《天义报》第15、16、17期合刊上,译者民鸣据日文版译出,这个中译本只翻译了《宣言》第一章,标题译为“绅士与平民”(今译为“资产者与无产者”)。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国内介绍《宣言》的文章多起来了。1919年4月,、陈独秀主编的《每周评论》第16号在“名著”专栏内刊登了成舍我翻译的《宣言》第二章的最后部分及十条纲领全文,编者在译文前加了按语,明确指出:“这个宣言是马克思最先最重大的意见。”同年8月,年仅19岁的就已在南京学生联合会的出版物上援引了这十条纲领。然而直至1920年,《宣言》尚没有公开出版的中文全译本,期间虽有北大学生李泽彰译毕《宣言》全文,并在1919年11月的《国民》杂志上刊出第一章,但因惧于北大教授胡适的威吓,李泽彰抽回了译稿,最终未能公之于世。

    从义乌到上海:第一个中文全译本诞生

    1920年,中国共产党正处于“胚胎期”,在北京、上海这样的文化中心城市里,越来越多的走在时代前列的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变革世界改造中国的理论武器,将《宣言》全部译成中文成了他们迫切的愿望。戴季陶当年在日本时曾买了一本日文版《宣言》试图将它译成中文,但因此书翻译难度相当高,译者需兼备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中文语言修养,戴望而却步。回国后,任上海《星期评论》主编的戴季陶再次萌生此念,打算请人将其译出在《星期评论》上连载,《中国日报》主编邵力子向他推荐了从日本留学回国不久,具有马克思主义一定学识,精通日文和英文的陈望道。

    陈望道,原名陈参一,1890年12月生于浙江义乌一个农民家里,青年时期在金华中学、之江大学学习,1915年留学日本,学习文学、哲学、法学等,并在课外努力钻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1919年5月陈望道回国,在杭州“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员,并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当年年底,他接到《星期评论》编辑部邀他翻译的约稿信和一本日文版的《宣言》,肩负使命的他立即回到家乡义乌县城西的分水塘村,潜心进修马克思主义,为翻译《宣言》做准备。为安全起见,也为杜绝外界干扰,他将老家一间多年失修的狭窄柴房收拾了一下,清理成写作的“书房”,开始了他秘密译书的“苦旅”。

    1920年3、4月间,他依据《宣言》日文版并参照陈独秀通过从北京图书馆借到带给他的英文版,完成了全书的翻译。同年5月,他接到《星期评论》编辑部要他去上海的电报,于是他即携带译稿赴沪。然而,由于上海当局对《星期评论》实施邮检,迫使该刊停办,在刊物上连载《宣言》的计划落空了。陈望道找到自己的学生俞秀松,托他将译稿转交给陈独秀,陈独秀、李汉俊将译稿校阅一遍后决定出版单行本,但在筹措出版经费上又遇到了困难。恰在这时,共产国际特使维经斯基和翻译杨明斋来到上海,陈独秀在和他们讨论建党问题时,提到此事,维经斯基当即决定资助出版,于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在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成裕里12号秘密建立了一个小型的取名“又新”的印刷所,承印陈望道译的《宣言》。

    1920年8月,第一本《宣言》中文全译本终于问世了,这是一本用比小32开还稍小的白报纸印刷的小册子,长、宽分别约18厘米和12N米,平装,封面除书名外,还自右至左横排印有几行小字:“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第一种”、“马格斯、安格尔斯合著”,“陈望译”,书末版权页除写明著者及翻译者外,还竖排印有几行字:“一千九百二十年八月出版”、“定价大洋一角”、“印刷及发行者社会主义研究社”。封面印有水红色马克思微侧半身肖像,马克

    思曲臂而坐,目视左前方,像高12厘米,宽9.8厘米,占了封面约一半,像下自右至左印有“马格斯”三个字。这是马克思1875年在伦敦拍摄的肖像,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境内第一次在印刷品上出现马克思的肖像,其实此像最早刊印在1907年上海世界社出版的《近世六十名人》一书中,以后便多次被《宣言》的各种版本及其他马克思主义书籍所袭用。全书无扉页,无序言,无目录,内文共56页,每页11行,每行36字,采用繁体字和新式标点,用5号铅字竖版直排,页侧印有“共产党宣言”的页边字,页角注汉字小写页码。全书基本以意译为主,许多新名词和专用术语以及部分章节标题如“贵族”、“平民”、“宗教社会主义”、“贫困底哲学”等俱用英文原文加括号附注,因此书中随处可见英文原文。在“有产者与无产者”一章标题旁,除标明英文原文外,还用中文注释:“有产者就是有财产的人资本家财主…无产者就是没有财产的劳动家”。全书错字、漏字达25处,如第一页中“法国急进党”误为“法国急近党”。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排版疏忽,封面书名《共产党宣言》错印成了《共产党言》。而马克思、恩格斯则被译为马格斯、安格尔斯。书初版1000册,全部送人。当年9月又加印1000册,封面书名改正为《共产党宣言》,马克思肖像的底色也变成蓝色的了。书中正文只字未动,严格地说这只是一次重印,但封三的版权页上仍印上“一千九百二十年九月再版”字样。

    薪火相传:弥足珍贵的稀世藏本

    陈望道《宣言》中文全译本的问世,在我国思想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马克思主义的日益传播,继又新印刷所之后,平民书社、上海书店、国光书店、长江书店、新文化书社等出版单位大量印刷出版《宣言》中文全译本,仅平民书社1926年1月至5月便重印了10次。在不断的重印中,出现了不同的书名和译者名,如书名只用《宣言》两字,译者名换成“佛突”、“晓风”(皆为陈望道笔名)等,但版本仍袭用“又新所”的。

    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宣言》有了更多的译本。20世纪20年代初,罗章龙和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几个人据德文原版翻译《宣言》,但译文后来只出了油印本。此时远在法国勤工俭学的蔡和森也“猛看猛译”过《宣言》,据同在法国留学的李回忆,他当时读的就是蔡译本。成仿吾1929年在国外时也直接从德文版翻译《宣言》,不料译稿在回国途中遗失。1930年,上海华兴书局出版了华岗据英文版翻译的《宣言》英、汉对照本。1938年,成仿吾与徐冰在延安再度从德文版翻译了《宣言》,由延安解放社出版。博古在此基础上参照英、俄两种版本加以校订,再次出版。其后李立三、乔冠华又推出过经重新翻译和校订的《宣言》。新中国成立后,这本影响过几代人的巨著更得以大量出版,并有多种少数民族语言本及盲文本,除盛行的开本外,还有16开大字本、64开袖珍本、线装本,还出现过油印本、手抄本等。

    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兼之全书充斥了方块字中从未出现过的新的名词术语,《宣言》的翻译难度极高,而译者所据的又是不同语种的版本,故译文往往迥异,光是首句和尾旬就有好几种不同译法。现在通行的首句:“一个幽灵,,在欧洲徘徊。”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编译局在将《宣言》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时重新翻译所采用的译法。最初陈望道的译文是:“有一个怪物,在欧洲徘徊着,这怪物就是共产主义。”罗章龙认为“怪物”带有贬义,但也想不出更妥切的译法,他的译作处理成加一段说明文字:“有一股思潮在欧洲大陆泛滥,反动派视这股思潮如洪水猛兽,这就是共产主义。”博古据俄文版校订的译作,将“怪物”改为“幽灵”,但成仿吾对此有不同看法,他译成:“一个魔怪出现在欧洲――共产主义的魔怪。”而最早的中文节译本使用的是半文言体:“欧洲诸国,有异物流行于其间,即共产主义是也。”在陈望道译本中,《宣言》的尾句也不是我们现在常见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而是:“万国劳动者团结起来呵!”但比起同时代激进革命党人朱执信艰涩难懂的文言译文:“嘻,来。各地之平民其安可以不奋也!”显然流畅达意多了。

    陈望道翻译的《宣言》诞生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为党的建立做了理论准备。值得骄傲的是,上海不仅是第一个中文本《宣言》的诞生地,也是《宣言》的传播地。除了当初大量印刷的陈译本在全国流传外,我党在延安出版的《宣言》,也冲破层层封锁带到上海印刷后,再秘密运往十六铺码头装船,转运至浙江和长沙、重庆、贵阳、桂林等地。《宣言》所阐明的共产主义理想曾鼓舞了成千上万革命者,无论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邓小平,还是资产阶级革命先驱孙中山、宋教仁、廖仲恺、夏叶声,无不受其教育影响。生前曾多次谈到这本马列经典著作。1975年,身患重病的总理见到来京出席会议的陈望道,还十分关切地问他有无找到《宣言》的最初版本,当时陈望道遗憾地摇了摇头。

    由陈望道翻译的1920年8月首版的红色封面的《宣言》和1920年9月“再版”的蓝色封面的《宣言》,如今留存国内被发现的仅为11本,分别珍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原北京图书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上海市档案馆、上海图书馆、上海鲁迅纪念馆、北京市文物局、山东东营市历史博物馆、浙江上虞市档案馆、浙江温州图书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几乎每一本书发现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有的是当年共产党人冒着砍头的危险偷偷将这本视若珍宝的“红色禁书”保存下来辗转相传的;有的是从燃着战火的房屋山墙内抢救出来的;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残存本缺少封底,封面右下角有题字:“兴民中学图书馆惠存,罗易乾赠”;鲁迅纪念馆藏本是当初出版后陈望道托周作人送给鲁迅的;山东东营历史博物馆藏本是出席中共一大会议的济南共产主义小组成员王尽美、邓恩铭赠送给济南共产党员张葆臣,而又历经劫难辗转保存的。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翻译范文 篇四

    1. 识记。虽然对课内古诗文识记的考查已经在卷面中有所反映,但识记是古诗文阅读最基础的环节,准确、熟练的识记,会为解题带来意想不到的便捷。

    2. 积累。积累与古诗文相关的文学知识和文化常识。例如作者的人生阅历、所处的时代背景、创作特色,历史上的重要事件、重要典故等。所谓“功夫在平时”,只有多与古典文学亲近,才会形成很好的语感,才能和作者产生共鸣。

    3. 理解。要理解古诗文表达的基本内容,要以“分析”和“概括”为基本手段,对古诗文的基本内容进行合理的阐述或提炼。

    古文考查中,最为常见的是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重点考查字词的解释、辨析,句子的翻译。因此,同学们要能够熟练掌握文言基本知识,了解文言基本现象。譬如:常见的实词、虚词,常见的词类活用,常见的句式。在此基础上,准确理解文章的意图也是考查的重要内容。

    古诗词也需要进行语言的理解、切换,即从诗词的概括性语言转换为意蕴丰富的散文化语言。虽然考试大纲对诗词没有做明确的“翻译”要求,但同学们在心中一定要有“转化”的意识,因为只有真正理解了诗词中每一句话的含义,才有可能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基本情感、基本思想和表达意图。

    4. 鉴赏。能够结合古诗文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鉴赏语言特色、人物形象、事物特征、意境特质、文章意图等。

    5. 辨析。能够独立思考,对古诗文所表达的事理、思想、情感等进行合理的判断,表达自己的态度,并陈述理由。

    6. 迁移。由古诗文表达的内容向实际生活迁移和辐射,用合理的想象或判断,抒发个性化的学习感受。

    【考点透视】想一想:本节课应抓住哪些要点?

    课外古诗文阅读,功夫在课内。课内知识掌握扎实了,课内经典篇目理解透彻了,遇到课外古诗文时,就能从容应对。课外古诗文往往是考生不熟悉的文本,首先需要认真阅读,读懂文本,然后再去答题。

    第一,学会句读,掌握结合注释理解文本的技巧。试卷中,生僻难懂的字词、不常见的文言现象、特定的文化常识和背景知识等,一般都会以注释的形式出现,“磨刀不误砍柴工”,同学们对此一定不能视而不见,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将这些重要的注释放过,要保持不急不躁的心态,耐下性子将它们读完。此外,文言文的断句很重要,尤其是一些长句,要仔细揣摩,弄清其结构,这样,理解文意就基本不存在什么问题了。

    第二,养成“心读”的习惯。所谓“心读”,是指在心里放声朗读,或者说是心中的“虚拟诵读”。如此,才能做到尽可能地不遗漏文本中的任何信息。阅读古诗文,“心读”格外重要,因为古诗文的语言特征是表意简洁集中,漏读一个字,就可能遗漏了极为重要的信息,从而在理解上产生偏差。

    第三,迁移知识,活学活用。文言文常见的知识点,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实词、虚词等,是需要同学们结合具体语境去揣摩其用意的。此外,课内诗歌鉴赏的“意境法”“表现法”“关键词法”“修辞法”等,同样是鉴赏课外古诗文的重要方法,在“反馈评析”环节,再具体讲解。

    【典题诊断】试一试:你已经掌握得怎样了?

    1. (2012・江苏省南京市)

    阙 题①

    刘慎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②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释】 ① “阙”同“缺”,此诗原题在流传过程中遗失。② 每:每当。

    (1) 白云深处,青溪岸边,山路蜿蜒,柳条掩映,体现了“读书堂”环境之______(请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

    (2) 诗人善于从感官的角度表现景物的特点,请以第二联为例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012・江苏省无锡市)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徙,带山之县必骇,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①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钞②。

    年二十二,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成皋令,以病去,复为堂阳长。其治务宽惠,不行鞭杖,而民不犯禁。迁兖州刺史,政化大行,百姓称之。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建安二十二年,与夏侯、臧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士大疫,朗躬巡视,致医药。遇疾卒,时年四十七。

    【注释】 ① 宄(guǐ):坏人。② 钞:掠夺。

    (1) 下列句中的“以”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其境过清 B.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C. 策之不以其道 D.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2) 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司马朗少年时即能从容应对质疑,初露才华。

    B. 司马朗执政不靠刑罚而靠宽厚仁慈,百姓照样不犯法,很有人格魅力。

    C. 司马朗为了让军士以他为榜样,故意在军队中过着简朴的生活。

    D. 当军队出现瘟疫时,司马朗能体恤下属,亲自为军士送医送药。

    (3)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 客谢之( ) ② 监试者异之( )

    ③ 窃为郡内忧之( ) ④ 以病去( )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馈评析】听一听:你一定会深受启发!

    同学们,做了上面的题目后,你们有什么感觉?要做好课外古诗文阅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阅读诗歌时,要学会找“诗眼”。所谓“诗眼”,就是通往诗歌内核的“缺口”和“幽径”,在阅读一首诗时,往往会因为发现了“诗眼”而感到豁然开朗。例如题1中的第(1)题,很多考生的答案是“深”,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如“幽”更为准确。而且,题目中已经给出了提示――“白云深处,青溪岸边,山路蜿蜒,柳条掩映”,则答案自然是非“幽”莫属了。

    第二,阅读诗歌时,要学会徜徉于诗歌的意境。例如题1中的第(2)题,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很多考生只停留在“感官角度”,忽视了“分析”,而这个“分析”,是要以考生对情境的虚拟体验为基础的。所谓“徜徉于诗歌的意境”,就是“神游”于诗歌景物的意境之中,把自己置身于作者所展现的场景中,然后回答自己有怎样的感觉或感想。

    第三,要学会利用题目回答题目。一般来说,一个文本的多道阅读题之间是有梯度和关联的,譬如题1中第(1)题的题干“白云深处,青溪岸边,山路蜿蜒,柳条掩映”,就为第(2)题的意境分析提供了启示。

    第四,要掌握阅读课外文言文的正确方法。通常分三步。第一步,结合注释通读全文,了解文本大意。第二步,细看题目,研读字词。在这一步中,同学们需要一一落实问题中的字、词、句在文本中的位置。一般来说,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较为容易的问题都可以在这一步中得到解决。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既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又可以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失误,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第五,要学会回忆课内文言知识。课外古诗文阅读,同样注重考查词语的含义,这就要求同学们平时要多积累常用实词的词义以及常用虚词的用法。做题时,同学们要善于联想曾经学过的相同或相类似的字词的含义,然后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从文章整体入手去解答,从而提高准确率。

    例如题2中的第(1)题考查“以”的用法和意义。回顾课内学过的知识,我们知道“以”有下列用法和意义:①因为,由于(例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用来(例如“杀之以应陈涉”);③把,拿,用(例如“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④以为,认为(例如“皆以美于徐公”);⑤凭,靠(例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⑥按照,根据(例如“策之不以其道”);⑦以致(例如“以塞忠谏之路”);⑧通“已”,已经(例如“固以怪之矣”);⑨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如“受命以来,夙夜忧叹”);等等。本题中,“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中的“以”解释为“因为”,A选项“以其境过清”中的“以”解释为“因为”,B选项“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中的“以”解释为“认为”,C选项“策之不以其道”中的“以”解释为“按照”,D选项“令辱之,以激怒其众”中的“以”解释为“用来”,这样一分析,就不难选出正确答案了。

    第六,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时,要掌握好“不变与变”。

    专有称呼不变。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可以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这一句中的“庆历”“滕子京”“巴陵郡”就不需要翻译,整句话可翻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

    特殊句式要变。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倒装句、判断句、省略句等),在翻译时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是主谓倒装句,就要翻译为“你太不聪明了”;又如“陈胜者,阳城人也”是判断句,就要翻译成“陈胜是阳城人”。如果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了主语,翻译时就要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第七,对内容的理解要从原文中寻找依据。例如题2中的第(2)题,C选项说“司马朗为了让军士以他为榜样,故意在军队中过着简朴的生活”,“故意”之说在原文中找不到任何依据,显然是错误的。这道题相对来说还比较简单,遇到比较复杂的题目,同学们一定要仔细阅读文本,从文本中发现线索,寻找答案。还有的题目需要根据原文材料进行一定的逻辑推理,或与选支进行比较辨析,难度也就更大了。但只要掌握了方法,细心做题,总会得出正确的答案。

    【专题强化】练一练: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1. (2012・江苏省无锡市)

    谢亭送别

    许 浑

    劳歌①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释】 ① 劳歌:送别歌。

    阅读上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1) 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012・江苏省宿迁市)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晚 春

    韩 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①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释】 ① 杨花:诗中指柳絮。

    (1) 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012・江苏省镇江市)

    绝句二首(其一)①

    杜 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 ① 此诗作于杜甫草堂。

    (1)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两句中的“燕子”和“鸳鸯”各在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本诗描绘的初春景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反映出诗人当时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012・浙江省杭州市)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送人之松江

    俞 桂

    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

    要记此时分袂①处,暮烟微雨过松江。

    别董大

    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① 袂:袖子。诗中的“分袂”是“分别”的意思。

    (1) 《送人之松江》所写送别的季节是________,《别董大》所写送别的季节是_______。

    (2) 请赏析这两首送别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012・江苏省南通市)

    天净沙・春

    白 朴

    春山暖日和风,

    阑杆楼阁帘栊①,

    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

    小桥流水飞红②。

    【注释】 ① 帘栊:带帘子的窗户。② 飞红:花瓣飞舞。

    (1) 画线句展示了一幅 ■ ■ ■ ■、 ■ ■ ■ ■ 的美丽画面。

    (2)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有“小桥流水人家”之句,它和这里的“小桥流水飞红”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2012・江苏省南京市)

    古 镜

    沈 括

    【甲】古人铸鉴①,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凹则照人面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乙】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②其理,以为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③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予观之,理诚如是。然予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节)

    【注释】 ① 鉴:镜子。② 原:推究。③ 差:略微。

    (1) 下列给【乙】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A. 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B. 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C. 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D. 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2) 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收人面令小 令初下,群臣进谏(《邹忌讽齐王纳谏》)

    B. 予观之 同予者何人(《爱莲说》)

    C. 又见他家所藏 才美不外见(《马说》)

    D. 文画铭字无纤异者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根据文段内容,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 古人制镜,使镜面略凸,能收到“__________”的效果(用文中原句填空);制造的透光镜,能在日光下透射出背面的花纹和文字。由此可见古代铸镜技艺很________(用一个词语概括)。

    ② 有人推究透光镜能透光的原因,作者原先赞同,后来产生了怀疑。他怀疑的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2012・江苏省扬州市)

    鸣机夜课图记(节选)

    蒋士铨

    铨四龄,母日授四子书①数句。苦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②、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之。既识,即拆去。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

    记母教铨时,组绣绩纺③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楚④,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

    【注释】 ① 四子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② 波、磔(zhé):汉字书写笔画。③ 组绣绩纺:即编结纺线。④ (jiǎ)楚:用于责打的大条等。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 母日授四子书数句( ) ② 苦儿幼不能执笔( )

    ③ 无误,乃已( ) ④ 与轧轧相间( )

    (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抱铨坐膝上教之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邹忌讽齐王纳谏》)

    B. 旋复持儿而泣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C. 儿怠,则少加楚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D. 解衣以胸温儿背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 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蒋母严于教子的做法,与孟子关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观点是相通的,你赞成这样的做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2012・江苏省南通市)

    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①。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②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③而不扰,故所至民便④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注释】 ① 嶷(yí)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② 机阱:陷阱。③ 宽简:宽松简易。④ 便:安逸、安适。

    (1) 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因 取 旧 案 反 覆 观 之

    (2)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 读书辄成诵( ) ② 晚更号六一居士( )

    ③ 虽机阱在前( ) ④ 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当有文人来访,欧阳修为什么不与他们谈论文章?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选文第三段,结合下面的链接文字,具体说说欧阳修具有怎样的从政思想。

    【链接】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五

    新的一学年又开始了,为使本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能更加有效地完成,现结合教材特点和教学要求及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特拟定了如下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每组由导语、三篇精课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语文园地组成。精读课文后面有会认和会认的字,略读课文后面没有安排会认的字,哪字属于生字就随文注音。精读和略读之间有连接语,并适当提出略读的要求。一部分后面有资料袋,有两组课文安排了综合性学习。

    二、学生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3人。根据上学期任课教师介绍,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由于年龄较小,顽皮的较多,作业基本上都能做完。经过几天的观察了解,我发现全班有几人认识能力停留在一年级,甚至不如一年级的孩子。书写能力不强。全班大部分学生分析能力不够灵活,没有良好的学**惯。

    三、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

    2、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四、教学重难点

    1、学会24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85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不默不考。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

    2、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五、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三维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并且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合理的教学。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段的训练——读懂一段话,写好一段话,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扩大训练面,使全体学生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训练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 言表达能力,并且注重学生平时知识的积累 .

    4、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根据课文特点,选择学法指导的时机,有的可以在学习课

    文前,如查字典确定字义、多音字确定读音等;有的宜在学习课文中,如连句成段的两种方法(总分和并列),有的可在学完课后再次总结,如说一段话的意思。在学法指导时不必过多地讲道理,应多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练习,在实践中达到熟练的程度。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采用一帮一等不同的形式来鼓励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持之以恒的帮助潜能生,建立对学习的信心。

    六、进度表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六

    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在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还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分别是“我们的课余生活”和“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xx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谊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练习复述课文。

    10、开始练**作。不拘形式的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他们喜欢语文,上课积极认真,课外阅读兴致很高,字也写得不错。但亦有个别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上课不自觉,作业潦草,掌握知识与别人距离较大,这学期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加强优差生的辅导,调动每一个孩子的语文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措施

    (一)、精读课文的教学

    1.继续重视字的教学。识字仍然是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完成识字任务。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查字典,自学生字,具有初步的识字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认认真真地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识字和写字的联系外,还要靠经常不断地练习提高写字的技能。 钢笔字逐步做到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符合要求;用毛笔写字能正确地执笔、运笔,写得端正、纸面干净。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不断提高写字质量。

    2.继续加强词句训练。词句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进一步加强词句训练,更是本册阅读教学的重点。中年级的词句训练可从以下几点进行:一是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要避免以词解词,要鼓励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能力,逐步做到能自行理解;二要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三要重视词句的运用,加强与说、写之间的联系。

    3.语文园地的教学。语文园地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思考,提出问题,发表个人的感受和见解。学习表达相结合,培养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的能力。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努力体现让学生自主选择,主动积累。

    4.要加强朗读、默读训练。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课上一定要有琅琅的读书声。要多读少讲,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朗读;指导朗读,不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指导,重在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而后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默读也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要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在**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

    (二)、略读课文的教学:略读课文的教学,着重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教学略读课文,教师更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要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凭借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不要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文。

    (三)、口语交际的教学:明确教学要求,培养他们交际的能力, 创设情境,让他们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大胆交流,勇于发表观点、见解,全员参与,共同评价并为他们的写作下铺垫。

    (四)、习作教学:重视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焦急、综合性学习的联系,多给他们提供说的机会,写的机会,多鼓励多表扬。

    实践活动:

    语文实践活动要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语文实践活动是课内语文学习的扩展,是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语文教育资源,创造性地**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翻译范文 篇七

    关于柳树的诗句(一:

    1、一丝杨柳千丝恨,三分春色二分休。——薛昂夫《最高楼》

    2、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晏殊《踏莎行》

    3、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刘禹锡《杨柳枝》

    4、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5、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候。——王昌龄《闺怨》

    6、春尽絮花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刘禹锡《杨柳枝河九首》

    7、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8、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9、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0、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11、芳蹊密影成花洞,柳结浓烟花带重。——李贺《春怀引》

    12、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周紫芝《踏莎行》

    13、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温庭筠《菩萨蛮》

    14、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告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15、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16、年年柳色,灞bà陵伤别。——李白《忆秦娥》

    17、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去抓日已疏》

    18、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

    19、弱柳从风疑举袂。——刘禹锡《忆江南》

    20、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晏几道《青平乐》

    21、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

    2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2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4、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25、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关于柳树的诗句(二):

    【唐】方干

    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唐】韩偓

    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

    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

    【唐】韩琮经典诗句

    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青霄。

    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

    【唐】韩溉

    雪尽青门弄影微,暖风迟日早莺归。

    如凭细叶留春色,须把长条系落晖。

    彭泽有情还郁郁,隋堤无主自依依。

    世间惹恨偏饶此,可是行人折赠稀。

    咏柳

    【唐】韩偓

    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唐】李商隐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

    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

    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

    【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题柳

    【唐】李中

    折向离亭畔,春光满手生。群花岂无艳,柔质自多情。

    夹岸笼溪月,兼风撼野莺。隋堤三月暮,飞絮想纵横

    【唐】李峤

    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

    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

    垂柳

    【唐】李商隐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朝佩皆垂地,仙衣尽带风。

    七贤宁占竹,三品且饶松。肠断灵和殿,先皇玉座空。

    关于柳树的诗句(三):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临川见新柳

    【唐】崔橹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

    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

    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唐】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悲痛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新柳

    【唐】杜牧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悲痛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长安新柳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不一样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题柳

    【唐】狄焕关于柳树的诗句

    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柳绝句

    【唐】杜牧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关于柳树的诗句(四):

    《观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全文诗句如下: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翻译】

    角弓上箭射了出去,弦声和着强风一齐呼啸!将军和士兵的猎骑,飞驰在渭城的近郊。枯萎的野草,遮不住尖锐的鹰眼;积雪融化,飞驰的马蹄更像风追叶飘。转眼间,猎骑穿过了新丰市,驻马时,已经回到细柳营。凯旋时回头一望,那打猎的地方;千里无垠,暮云笼罩,原野静悄悄。

    《新柳》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其全文古诗如下: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翻译】

    百尺长的柳条轻拂过闪耀着银光的水塘。柳色尚且还不是深青的,只是浅浅的黄。未必柳条能蘸到水。那是因为水中的柳影将它拉长了。

    《咏柳》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曾巩。其全文诗句如下: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翻译】

    当春天刚到来的时候,零乱的柳条还没来得及转变为浅淡的青黄色,它就倚仗着东风吹拂而飘忽摇摆,气势更加猖狂。那些柳条只会使柳絮飞上半天,企图遮蔽日月的光辉,却不知秋季来临,天地间还将有一场又一场的严寒霜冻,到那时它就要枯萎凋零了。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其全文诗句如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翻译】

    翠绿的柳树,在河边摇荡,引来了爱嬉闹的黄鹂。两只可爱的黄鹂鸟,不断的鸣唱,好像在赞颂柳树的美丽。抬头一看,许多只又白又可爱的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一齐向蔚蓝的天飞去,样貌真是令人喜爱。从小小的窗户里望出去,西边的山岭依然被白雪所覆盖,那洁白的雪,好像是永远溶化不掉的样貌,一向罩在山顶上。之后,我打开门,望着远远的湖泊,看着那正要远征的东吴战舰,一排排,一排排,真像是一条条水中的蛟龙啊。

    《咏柳》作者是唐代文学家贺知章。其全文诗句如下: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翻译】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先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村居》作者是清代文学家高鼎。其全文诗句如下: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翻译】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的枝条轻拂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令人心醉。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了。他们趁着春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游山西村》作者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其全文诗句如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仗无时夜扣门。

    【翻译】

    不要笑话农家腊月做的酒浑浊,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一重重山,一道道水,怀疑会有无路可行的时候,忽然看见柳色暗绿,花色明丽,又一个村庄出此刻眼前。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经临近,布做成的衣衫,最普通的帽,简朴的古风仍然存在。从今日起,如果能够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农家朋友的柴门。

    《新年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长卿。其全文诗句如下: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翻译】

    新年来临思乡之心更切,独立天边不禁热泪横流。到了老年被贬居于人下,春归匆匆走在我的前头。山中猿猴和我同度昏晓,江边杨柳与我共分忧愁。我已和长太傅一样遭遇,这样日子须到何时才休。

    《新柳》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其全文诗句如下: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翻译】

    百尺长的柳条轻拂过闪耀着银光的水塘。柳色尚且还不是深青的,只是浅浅的黄。未必柳条能蘸到水。那是因为水中的柳影将它拉长了。

    《二月二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其全文诗句如下: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翻译】

    二月二日,是蜀中的踏青节,我独自漫步在江边。沐浴着温暖的春日、和煦的春风,我听到远处传来悠扬的笙歌。在这早春啊,花朵吐出了花蕊,细长如须;柳树长出了嫩叶,细小如眼,各自可爱无比。岸边,紫蝶和黄蜂在花柳间穿梭追逐,缠绵多情。客居异乡,我多想回到万里之隔的家乡啊,过着陶渊明那样的隐居生活。可如今,三年来我却一向在柳营任事,不曾回乡。新滩碧波荡漾,流水淙淙。它们不能理解我的羁旅愁思之情,那盈耳不绝的流水声,听起更像午夜时檐上滴落的凄凄风雨声。

    《寄砀山主簿朱九龄》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禹偁。其全文诗句如下:

    闲思蓬岛会群仙,二百同年最少年。

    利市襕衫抛白纻,风流名纸写红牋。

    歌楼夜宴停银烛,柳巷春泥污锦鞯。

    今日折腰尘土里,共君追想好凄然。

    【翻译】

    此诗以首句“忽思”展开,次句紧承首句点题,颔、颈二联都与上联的对句紧密街接,环环相扣,显得一气呵成,至尾联却以神龙摆尾之势突然一折,既与前三联在气氛上构成鲜明的对照,又与首句遥相呼应,使全诗曲折有致而又浑然一气,颇见结撰之妙。此诗是诗人较年轻时的作品,其意境情调与之后之作颇有差别,但全诗明白晓畅,情真意切,已经显示出与五代以来浮靡纤丽之作有很大不一样。

    《咸阳城东楼》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许浑。其全文诗句如下: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翻译】

    登上高楼万里乡愁油然而生,眼中水草杨柳就像江南汀洲。溪云突起红日落在寺阁之外,山雨未到狂风已吹满咸阳楼。黄昏杂草丛生的园中鸟照飞,深秋枯叶满枝的树上蝉啾啾。来往的过客不要问从前的事,仅有渭水一如既往地向东流。

    《金陵酒肆留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全文诗句如下: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翻译】

    风吹柳絮满店都是香味,吴地的女子压好了酒请客人品尝。金陵的年轻朋友们都来为我送行,送与被送的人都频频举杯尽觞。请你们问问这东流的水,离情别意与它相比究竟谁短谁长。

    关于柳树的诗句(五):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其全文诗句如下: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翻译】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诗句如下: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翻译】

    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飘满洛阳古城。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长卿。其全文诗句如下: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

    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

    【翻译】

    平生那料还会承受优惠的诏书;世事茫然我只知学唱沉醉的歌。江上明月高照一排排鸿雁飞过;淮南木叶零落一重重楚山真多。寄身沧洲我真喜欢离海滨较近;顾影自怜白发丛生也无可奈何。如今我老态龙钟不免为人共弃;愧对你呵我再被遣要细心风波。

    《征人怨》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中庸。其全文诗句如下: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翻译】

    去年去驻金河今年来守玉门关,天天仅有马鞭和大刀与我作伴。阳春三月下白雪回到昭君墓地,我走过万里黄河又绕过了黑山。

    《闲居初夏午睡起》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其全文诗句如下: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翻译】

    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绝句》作者为宋代文学家释志南。其全文诗句如下: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翻译】

    在参古树的浓阴下,系了小船,拄着藜杖,慢慢走过桥,向东而去。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像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陶醉。

    《竹枝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全文诗句如下: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翻译】

    岸上杨柳青,江中风浪平,忽然传来岸上情郎那熟悉的唱歌声。就像东边天空中有太阳,西边却细雨蒙蒙,说是无晴(情)吧,其实却有晴(情)。

    《闺怨》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全文诗句如下: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翻译】

    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妆饰,登上高楼。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她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子夜春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翰。其全文诗句如下:

    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

    落花吹欲尽,垂柳折还长。

    桑女淮南曲,金鞍塞北装。

    行行小垂手,日暮渭川阳。

    【翻译】

    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满树林都是香气,这时候可不能忘了去春游。落花随风飞舞,好像都被春风吹落了,长长的柳枝折下一截还是显得那么长。远处传来采桑女委婉的歌声,我骑着金鞍马,穿着塞北的服装。背着手慢慢的走着,不觉太阳已经快要隐没在渭水边的大山后了。

    《送元二使安西》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全文诗句如下: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翻译】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盖有青瓦的旅舍映衬柳树的枝叶显得格外新鲜。我真诚地劝你再干一杯,西出阳关后就再也没有原先知心的朋友。

    《凉州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之涣。其全文诗句如下: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翻译】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先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台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庄。其全文诗句如下: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翻译】

    江上春雨霏霏岸边青草离离,六朝往事如梦只剩春鸟悲啼。最无情的还是台城外的垂柳,依旧轻烟般地笼罩十里长堤。

    《风止》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其全文诗句如下:

    收尽狂飚卷尽云,一竿晴日晓光新。

    柳魂花魄都无恙,依旧商量好作春。

    【翻译】

    暴风过后,云飘走了,太阳出来一竿子高,异常耀眼。柳树和花朵在刮风时都没有受伤,它们还在一齐商量着如何为春天添彩。

    《幽居初夏》作者为宋朝文学家陆游。其全文诗句如下: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翻译】

    那湖光山色的美丽地方,就是我放翁的家。槐柳树阴满满啊,小径幽幽,归途袅袅。湖水满溢时白鹭翩翩,湖畔草长鸣蛙处处。新茬的笋早已成熟,木笔花却刚刚绽放。时光流逝人亦老,不见当年相识。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

    《东栏梨花》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全文诗句如下: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翻译】

    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条透漏出浓郁的春色,飘飘洒洒的柳絮夹带着如雪的梨花布满了全城。我怀着惆怅的心境冥想这暮春繁华过眼即空,可是这一刻仍是一年当中最美的,人生又能有几度清明啊。

    《寓意》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晏殊。其全文诗句如下: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翻译】

    坐在油壁香车里的美丽女子再也见不到了,她就像峡上之云,行踪不定。院落里,梨花沐浴在如水一般的月光之中;池塘边,阵阵微风吹来,柳絮在空中飞舞。这几天寂寞得很,喝多了酒伤了身体,又是寒食禁烟日,更感到眼前一片萧索景象。我写好一封信,想寄给她,但不知如何才能够送到你看水这般远,山这般长,到处都是高山远水阻隔,怎能送到此信。

    《移家别湖上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戎昱。其全文诗句如下: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翻译】

    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上亭。微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这情景真叫人愁牵恨惹,不胜留恋;住了这么久了,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悠,动人心弦,使人久久难于平静。

    关于柳树的诗句(六):

    1、盼到园花铺似绣,却更比春前瘦。――纳兰性德《四和香麦浪翻晴风s柳》

    2、吴王故苑,柳袅烟斜。――仲殊《柳梢青吴中》

    3、万转千回无落处,随侬只恁低低去。――周济《蝶恋花柳絮年年三月暮》

    4、檀炷绕窗灯背壁。――陈克《谒金门柳丝碧》

    5、梅似雪,柳如丝。――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6、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7、打碎珊瑚,争似看仙桂扶疏横绝。――朱敦儒《念奴娇插天翠柳》

    8、开从绿条上,散逐香风远。――刘禹锡《柳花词三首》

    9、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

    10、西楼下,何处玉骢骄酒醒又今宵。――张景祁《小重山几点疏雅誊柳条》

    11、直与路边江畔别,免被离人攀折。――毛文锡《柳含烟章台柳》

    12、家山余五柳,人世遍千灯。――柳宗元《送元笔κ》

    13、金凤小帘开,脸波和恨来。――牛峤《菩萨蛮柳花飞处莺声急》

    14、并无黄叶伴飘飘。――陈维崧《临江仙寒柳》

    15、二月东湖湖上路,官柳嫩,野梅残。――辛弃疾《江神子送元济之归豫章》

    16、风流再莫追思,塌了酒楼,焚了茶肆,柳营花市,更呼甚燕子莺儿!。――张可久《小梁州篷窗风急雨丝丝》

    17、闲云收尽,海光天影相接。――朱敦儒《念奴娇插天翠柳》

    18、两行疏柳,一丝残照,万点鸦栖。――刘基《眼儿媚秋思》

    19、赢得一场愁,鸳衾谁并头――牛峤《菩萨蛮柳花飞处莺声急》

    20、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

    21、舞腰那及柳,歌舌不如莺。――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22、门外平桥连柳堤,归来晚树黄莺啼。――温庭筠《春洲曲》

    23、花不尽,柳无穷。――晏殊《喜迁莺花不尽》

    24、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25、西城杨柳弄春柔。――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26、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27、虬枝偃盖宜仙岛,碧干撑天入凤池。――俞益谟《中洲株柳》

    28、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

    29、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30、长条短叶翠鳎才过西风,又过东风。――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31、万马不嘶,一声寒角,令行柳营。――刘过《沁园春张路分秋阅》

    32、东风未放十分晴。――张辑《南歌子柳户朝云湿》

    33、又恰是题诗时候。――卢祖皋《贺新郎挽住风前柳》

    34、常随宝镫陪金勒,绝塞指挥万马嘶。――俞益谟《中洲株柳》

    35、春澹情浓半中酒。――吴文英《夜游宫春语莺迷翠柳》

    36、弄花喈柳小鸳鸯。――严仁《醉桃源春景》

    37、鸳鸯对浴浪痕新。――牛希济《临江仙柳带摇风汉水滨》

    38、酒醒处,残阳乱鸦。――仲殊《柳梢青吴中》

    39、鸭炉香细琐窗闲。――晏几道《浣溪沙绿柳藏乌静掩关》

    40、恨郎何处纵疏狂长使含啼眉不展。――顾浮队衤ゴ骸ち映玉楼春日晚》

    41、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戴叔伦《兰溪棹歌》

    42、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

    43、出墙花,当路柳。――晏几道《更漏子出墙花》

    44、没幸章台成别恨,有情灞岸管离愁。――朱睢豆偾帕色》

    45、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46、尽飘零游冶章台客。――纳兰性德《淡黄柳咏柳》

    47、柳丝浅拂,益尔轻r。――陈维崧《沁园春咏菜花》

    48、花阴月,柳梢莺。――晏几道《愁倚阑令花阴月》

    49、可是功名从来误,抚荒祠谁继风流后今古恨,一搔首。――卢祖皋《贺新郎挽住风前柳》

    50、雪香浓,檀晕少。――晏几道《更漏子柳丝长》

    51、今朝翦柳,东风送客,功名近也。――吴文英《水龙吟送万信州》

    52、青闺娟眼窥人过,翠染柔丝带雨稠。――朱睢豆偾帕色》

    53、冷空淡碧,带翳柳轻云,护花深雾。――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54、去年折赠行人远,今年恨依然纤手。――吴文英《花心动柳》

    55、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56、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周邦彦《兰陵王柳》

    57、依依灞桥怨别。――高观国《解连环柳》

    58、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欧阳修《朝中措平山堂》

    59、惜别漫成良夜醉,解愁时有翠笺还。――晏几道《浣溪沙绿柳藏乌静掩关》

    60、旧相思偏供闲昼。――吴文英《夜游宫春语莺迷翠柳》

    61、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62、柳拖金缕,着烟浓雾,髀湫酢――孙光宪《河传柳拖金缕》

    63、郎到断桥须有路,侬住处,柳如金。――张惠言《江城子填张春溪西湖竹枝词》

    64、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杨巨源《城东早春》

    65、凭将心事记回潮。――张景祁《小重山几点疏雅誊柳条》

    66、身间时序好,且登临。――章良能《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67、已闻胡出河南境,不用兵屯细柳营。――王琼《九日登长城关楼》

    68、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69、柳絮欲停风不住,杜鹃声里山无数。――葛长庚《凤栖梧绿暗红稀春已暮》

    70、眉叶细,舞腰轻。――晏殊《诉衷情东风杨柳欲青青》

    71、骄总穿柳去,文挟春飞。――赵谩读俳仙西湖春泛》

    72、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73、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程颢《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

    74、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五》

    75、不愤钱塘苏小小,引郎松下结同心。――牛峤《杨柳枝五首其二》

    76、轻寒漠漠侵鸳被。――谢逸《踏莎行柳絮风轻》

    77、试从梅蒂紫边寻,更绕柳枝柔处问。――晏几道《木兰花风帘向晓寒成阵》

    78、有坡柳风情,逋梅月色。――詹玉《齐天乐送童瓮天兵后归杭》

    79、梅片作团飞,雨外柳丝金湿。――雷应春《好事近梅片作团飞》

    80、寒压重帘幔绣。――吴文英《夜游宫春语莺迷翠柳》

    81、书角吹杨柳,金山险马当。――张玉娘《从军行》

    82、返照迎潮,行云带雨。――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83、无奈愁人把做断肠声。――张辑《南歌子柳户朝云湿》

    84、正千丝万绪,难禁愁绝。――高观国《解连环柳》

    85、因甚为他成]u毕竟是春迤逗。――纳兰性德《四和香麦浪翻晴风s柳》

    86、空追念邮亭,短枝盈首。――吴文英《花心动柳》

    87、龙舟凤舸木兰香,锦帆张。――毛文锡《柳含烟隋堤柳》

    88、无寻处,惟有少年心。――章良能《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89、乍削柳枝聊代札,时窥云影学裁衣。――皎然《山居示灵澈上人》

    90、台榭空蒙烟柳暗,白鸟衔鱼欲舞。――纳兰性德《摸鱼儿午日雨眺》

    91、高卷水晶帘额衬斜阳。――张泌《南歌子柳色遮楼暗》

    92、韶华不为少年留。――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93、花柳上斗尖新。――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94、讶客神犹寒,吟窗易晓,春色无柳。――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95、罢垂纶,还酌醑,孤村遥指云遮处。――李《渔歌子柳垂丝》

    96、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97、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98、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99、柳丝长,桃叶小。――晏几道《更漏子柳丝长》

    100、澄波澹澹芙蓉发,绿岸参参杨柳垂。――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

    101、章台柳,近垂旒,低拂往来冠盖。――毛文锡《柳含烟章台柳》

    102、日落谢家池馆,柳丝金缕断。――韦庄《归国遥春欲晚》

    103、今宵求梦想,难到青楼上。――牛峤《菩萨蛮柳花飞处莺声急》

    104、红日淡,绿烟晴。――晏几道《更漏子柳丝长》

    105、曲曲柳湾茅屋矮,挂鱼罾。――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106、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107、轻步暗移蝉鬓动,罗裙风惹轻尘。――牛希济《临江仙柳带摇风汉水滨》

    108、更添蜡屐游山兴,为问平湖西复西。――许德溥《西桥柳色》

    109、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陆游《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

    110、留恋海棠颜色过清明。――张辑《南歌子柳户朝云湿》

    111、暗黄看到绿成阴。――翁元龙《醉桃源柳》

    112、金沟御水自西东,昨岁陈宫,今岁隋宫。――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113、乍看摇曳金丝细,春浅映鹅黄如酒。――吴文英《花心动柳》

    114、渠畔龙宫枕大堤,春风夹岸柳梢齐。――许德溥《西桥柳色》

    115、春欲暮,残絮尽,柳条空。――欧阳炯《献衷心见好花颜色》

    116、酒醒霞散脸边红,梦回山蹙眉间翠。――谢逸《踏莎行柳絮风轻》

    117、凭栏干,窥细浪,雨萧萧。――温庭筠《酒泉子花映柳条》

    118、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柳如是《金明池咏寒柳》

    119、烟隔断晴波远岫。――吴文英《夜游宫春语莺迷翠柳》

    120、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121、锦屏寂寞思无穷,还是不知消息。――顾浮毒迫子杨柳舞风》

    122、春思重,晓妆迟。――晏几道《更漏子柳丝长》

    123、几点疏雅誊柳条。――张景祁《小重山几点疏雅誊柳条》

    124、蛾儿雪柳黄金缕。――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125、沽酒清阴时系马,招凉短槛几留题。――许德溥《西桥柳色》

    126、绕湖烟冷罩波明。――翁元龙《醉桃源柳》

    127、山泼黛,水道叮翠相搀。――黄庭坚《诉衷情小桃灼灼柳LL》

    128、纤软风流,眉黛浅三眠初歇。――高观国《解连环柳》

    129、好留蛮样到春宵。――陈维崧《临江仙寒柳》

    130、闲凭熏笼无力。――陈克《谒金门柳丝碧》

    131、怅岁久应长新条,念曾系花骢,屡停兰楫。――高观国《解连环柳》

    132、玉痕销,似梅花,更清瘦。――吴文英《夜游宫春语莺迷翠柳》

    133、忘机鸥鹭立汀沙。――吴琚《浪淘沙岸柳可藏鸦》

    134、门外秋千,墙头红粉,深院谁家――仲殊《柳梢青吴中》

    135、柳边丝雨燕归迟,花外小楼帘影静。――吴翌凤《玉楼春空园数日无芳信》

    136、柳絮风轻,梨花雨细。――谢逸《踏莎行柳絮风轻》

    137、青衫记得章台月,归路玉鞭斜。――刘迎《乌夜啼离恨远萦杨柳》

    138、镜约关情,琴心破睡。――谢逸《踏莎行柳絮风轻》

    139、笙歌未尽起横流,锁春愁。――毛文锡《柳含烟隋堤柳》

    · ·

    · ·

    · ·

    · ·

    · ·

    · ·

    · ·

    · ·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八

    一、课程标准对本册教材的要求:

    1、识字和写字

    ①对学习汉字有浓厚兴趣,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学会240个生字,会认85个生字。

    ②会使用字典、词典,具有初步的**识字能力。

    ③能使用硬笔正确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不断提高写字质量。

    2、阅读

    ①加强朗读指导,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②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③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

    ④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动脑筋,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⑤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问号、感叹号的一般用法。

    ⑥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⑦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

    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⑨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3、习作

    ①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②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③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④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⑤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

    4、口语交际

    ①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②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讲笑话、办画展,评一评,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③会接待客人,动脑筋解决问题等。

    5、综合性学习

    ①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②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③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如“举办童话故事会、编童话集”、“动手制作新年礼物、写上祝福语“等,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④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做个社会学生。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两年的学习,我对班级学生有了深入的了解。我班绝大多数孩子能较主动地去学习,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养成了比较好的学**惯,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意识、学**惯比较差。新学期需要进一步加大管理教育力度,开展各种学习互助、小组评比活动,希望能达到教化改善的目的,提高其学习成绩,并敦促其养成良好的学**惯以及生活习惯。

    三、教学目标:

    1、学会24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85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不默不考。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

    2、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3、助字典或有关资料**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量不少于7万字。

    4、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学写想象中的事物,能展开想象和幻想,不拘形式、**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学习写日记。

    5、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说几句话、一段话,做到语句完整通顺,说话有礼貌。能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能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四、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体现以下思想:

    (1)全面准确地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遵循语文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引导学生在大量实际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

    (3)体现新的理念,课文不仅成为教师的教本,而且成为学生的学本,使教材有利于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方面奠定了基础。

    (二)教材内容分析:

    1、人教版新课标语文第四册教科书围绕着八个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教学内容:感受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名人故事;金色的秋天;身边的事物;感受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各种各样的问题;怎样爱别人。

    每个专题的内涵都比较丰富,为学生知识和能力、方法和习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2、本册共有32篇课文。安排了8篇略读课文:《槐乡的孩子》、《我不能失信》、《听听,秋的声音》、《找骆驼》、《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璀璨的明珠》、《狮子和鹿》、《好汉查理》。

    3、“语文园地”包括四——五个栏目,在上册教材四个栏目的基础上,新增了“宽带网”。

    4、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8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教师可作灵活处理。教材最后是三个表。生字表(一)是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有400个。生字表(二)是全册要求会写的字,有300个。要求认识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每一课的课后练习中标明。还有一个词语表。

    除了随课文识字以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学生既可以利用熟字认识生字,也可以借助生活经验,在同类事物的列举中认字。

    五、专题讲座、学科竞赛

    1、多彩的课余生活。

    2、写出人物的特点。

    3、有序观察,写出特点。

    4、学写观察日记。

    5、脉络清晰,详略得当。

    6、发挥想象,有序表达。

    7、编写动物童话。

    六、优生潜能生辅导安排

    优生辅导:星期三。

    潜能生辅导:星期四。

    七、提高质量的具体措施

    1、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书、资料库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阅读思考,探索发现尽量自己解决问题。

    3、在教学方法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

    4、紧密联系学生的阅读或生活实际,进行小练笔以加强读写之间的联系。要引导学生注意运用语文中的一些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

    5、穿插使用多**教学,使学生的感受立体化。

    6、在口语交际的要求方面,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口语交际的要求。

    7、对学生的习作指导做到循序渐进、系统条理,理论服务和实际操作相结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2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本班共有学生24人,其中男生11人,女生13人。学生在二年级学习基础上,一面着重进行阅读和写作方法的指导;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观察周围事物,亲身体验,有所感受,有所发现;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另外,三年级的孩子的识字量有了一定的积累,应该加大阅读量,让孩子学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喜欢写日记,学会习作。这学期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加强优差生的辅导,调动每一个孩子的语文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每组由导语、三篇精课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语文园地组成。精读课文后面有会认和会认的字,略读课文后面没有安排会认的字,哪字属于生字就随文注音。精读和略读之间有连接语,并适当提出略读的要求。一部分后面有资料袋,有两组课文安排了综合性学习。

    全册书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第一次会写的字超过了会认的字。要求认识的字排在横条里,要求会写的字排在方格里。此外,教材在语文园地一、四、五、七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要求认识的字,每个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八个语文园地中交叉安排两次。

    三、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xx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习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开始练**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四、教学措施

    (一)精读课文的教学

    1、继续重视字的教学。识字仍然是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完成识字任务。识字教学要与低年级有所区别,要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查字典,自学生字,具有初步的识字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认认真真地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识字和写字的联系外,还要靠经常不断地练习提高写字的技能。钢笔字逐步做到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符合要求;用毛笔写字能正确地执笔、运笔,写得端正、纸面干净。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不断提高写字质量。

    2、继续加强词句训练。词句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进一步加强词句训练,更是本册阅读教学的重点。中年级的词句训练可从以下几点进行:一是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要避免以词解词,要鼓励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能力,逐步做到能自行理解;二要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三要重视词句的运用,加强与说、写之间的联系。

    3、语文园地的教学。语文园地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思考,提出问题,发表个人的感受和见解。学习表达相结合,培养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的能力。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努力体现让学生自主选择,主动积累。

    4、要加强朗读、默读训练。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课上一定要有琅琅的读书声。要多读少讲,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朗读;要体现读通、读熟和读出感情这样的朗读层次;指导朗读,不要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指导,重在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而后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默读也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要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在**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

    (二)略读课文的教学

    略读课文一般故事性强,文字浅显,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阅读和理解。略读课文的教学,着重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教学略读课文,教师更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要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凭借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不要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文。

    (三)口语交际的教学

    明确教学要求,培养他们交际的能力,创设情境,让他们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大胆交流,勇于发表观点、见解,全员参与,共同评价并为他们的写作下铺垫。

    (四)习作教学

    重视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焦急、综合性学习的联系,多给他们提供说的机会,写的机会,多鼓励多表扬。

    (五)实践活动

    语文实践活动要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语文实践活动是课内语文学习的扩展,是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教师要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语文教育资源,创造性地**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九

    学生情况分析及改进提高措施:

    这学期,学生进入了三年级第二学期的学习。从学生的情况来看,学生的学**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学**,学生不仅具有了**识字的能力,而且对于一些字形较简单的字,学生能够在仔细观察字形结构的基础上,做到正确书写。全体学生都可以**阅读不同程度的文章,部分学生阅读兴趣浓厚,课外阅读总量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大部分学生写作的兴趣浓厚,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语言文字表达活泼生动,富有童趣。但同时也有一些在学**表现出畏难情绪的孩子,这些孩子家庭教育跟不上,课后的阅读面窄,无论是口头表达能力还是语言表达能力都较差。在这学期的教学中,除了引导大部分学生继续提高外,也要帮助后进生争取最大的进步。

    在日常的教学中,灵活处理教材,加强课内、课外的联系,努力创设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有趣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以课本作为桥梁,让学生尽可能地接触课外读物,努力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

    根据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情感的激发、语言的感悟及创新意识和精神的培养”,竭力加强语文综合活动的开展,在活动中,让学生认识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学生体会读书的趣味,享受读书的快乐。

    灵活布置家庭作业,少做机械性的重复作业,将剩余时间留给学生,要求学生每天坚持读课外书20分钟,并做读书笔记(主要是摘抄或感想)凡是读过的书一定要留下读过的痕迹(不认识的字查字典为其加上拼音,不理解的词语做个问号,写得精彩处、重要处,划上波浪线)

    加强写作训练,使听说读写得到更加完美的**。定期进行写作指导,结合阅读内容布置写作题目,使学生有计划,有方法的进行写作训练。结合开展的课题实验活动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材整体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编排有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以及词语表。

    教材继续以专题**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

    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每个语文园地仍由五个栏目组成。***四个固定的栏目:“口

    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分别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这些栏目在八个语文园地中分别出现两次。

    二、教材的特点

    (一)围绕专题**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

    以专题**教材内容,体现整合,这一编写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已得到老师们的充分肯定。本册教材的整合性进一步得到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对每个单元前的导语编写更加着力,除达到点明专题,揭示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外,还进一步增强了教材的亲和力。如,第四组的导语:“童年,像一条弯弯的小河。这组课文就像小河里翻腾着的几朵浪花。浪花有时唱着欢乐的歌,有时倾吐着烦恼,有时……每一朵浪花里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2、每一单元教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不仅围绕本单元的专题合理安排,而且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用一段流畅的文字,很自然地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并提示略读的方法与要求,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陶情冶趣和训练阅读的功能。如,学了精读课文《画杨桃》,在略读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前有这样一段话:“画杨桃告诉我们,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下面这篇课文又会告诉我们什么呢?读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这段话承上启下,既概括了前面精读课文所学的内容,同时也引出略读课文所学的内容和要求。

    3、联系本单元专题,继续设计听说读写的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如,第八单元专题是“神话、传说故事”。本单元四篇课文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故事,有的包含在古诗中,有的是历史人物传奇,还有想象中的神人神力。为了方便课文的学习,在教材导语中指明了学习的途径,在第一篇课文后布置了课外收集的任务。完成了这一任务,也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做了很好的准备。在第四篇课文学完后,要求学生写感受,目的是继续加深学生对专题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这样,各种活动之间相互联系,密切配合。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落实。单元内各部分内容成为了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有利于全面实现课程目标。

    (二)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

    本册共安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一个是**周围环境,一个是回忆、了解父母的关心爱护,分别编在“爱护周围环境”和“可贵的亲情、友情”两个单元中。这两次综合性学习涉及的范围广、针对性很强,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以及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

    综合性学习与阅读、口语交际、习作有着紧密的联系,是该单元的有机组成部分。

    综合性学习既有相对的**性,又为一些听、说、写的训练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还为学生课外阅读指明了方向,同时加强了课堂内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综合性学习是一项充满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体现了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体现了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有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对于综合性学习的安排,教材不仅提出了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还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尽可能地让学生发扬合作精神、自主开展活动,使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都得到发挥。

    (三)大量更新课文,精心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种课文类型

    本册新编选的课文超过一半,更加注意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反映家乡美好景物的《珍珠泉》;有反映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燕子专列》;有反映现代儿童关爱他人,化解矛盾、重建友谊和良性竞争的《检阅》《绝招》;有反映母子相互关心和理解的《妈**账单》;有表现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科技进步带来新变化的《月球之谜》《果园机器人》。许多新选的课文角度新颖,对学生思想方法的启蒙很有帮助。如《想别人没想到的》。新选的课文,体裁丰富,有散文、诗歌、神话、寓言、科学小品,语言活泼,生动有趣,

    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学生不仅学到 www.shancaoxiang.com 语言,在思想上也受到

    启迪,在情感上得到熏陶。

    单元内课文继续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这是从阅读方法上对课文进行的划分。精读要认真仔细地研读,甚至需要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精读不但是充分理解阅读材料的重要方法,而且是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最常用的有效途径。与精读不同,略读只要求粗知文章的大意,不要求字斟句酌。教材在部分课文的后面安排了“资料袋”。资料袋一般是给学生提供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空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篇十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8 名,男生26人,女生22人。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都能较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能按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识记字形,学习了一些字理识字的方法。初步学会结合词语理解词义,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能正确朗读课文,能认识自然段,认识句号、逗号、问号、叹号等标点符号,已学会写铅笔字,写字姿势基本正确。

    经过一二年级的学习,班里大多数孩子已养成了认真听课,积极大胆举手发言,认真细心工整完成家庭作业,能及时订正错误地题目,能阅读课外读物。少部分孩子自我约束能力差,上课还会开小差,作业不够认真整洁,偶尔还会犯丢三落四的'小毛病。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加强综合训练,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精选课文,减少课文类型,教材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4篇课文。思想教育方面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热爱****的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

    三、语文知识方面

    1.识字和写字

    ①对学习汉字有浓厚兴趣,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学会240个生字,会认85个生字。

    ②会使用字典、词典,具有初步的**识字能力。

    ③能使用硬笔正确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不断提高写字质量。

    2.阅读

    ①加强朗读指导,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②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③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

    ④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动脑筋,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问号、感叹号的一般用法。

    ⑥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⑦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

    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⑨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3.习作

    ①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②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③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④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⑤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

    4.口语交际

    ①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②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讲笑话、办画展,评一评,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四.教学措施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具体措施如下: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多思、多写,扩大他们的阅读面,丰富自身的语言积累。

    2、课堂教学中,注重“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将课本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教学中抓住重点词句品词析句,理解课文内容,做到精讲多读多练。

    3、教会学生进行课外资料的收集,使学生做好课内外知识的迁移与吸收。

    4、在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以学习小组形式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5、教给学生通过理解关键词语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通过来理解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中还可以采用以说促读的方法,在读懂内容、抓住重点、理出顺序的基础上练说。

    6、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注重学生日常的读书、写字等正确姿势的培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山草香为大家分享的10篇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就到这里了,希望在送东阳马生序原文翻译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优秀10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TAGS1 TAGS2 TAGS3 TAGS4 TAGS5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