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幼儿园中班案例分析,案例教学法,教学案例

    中班教学案例与分析优秀8篇[ 教学案例 ]

    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2023-12-16 11:31:17 更新时间: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认真观察、分析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能够帮助教师认识幼儿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等信息,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引导策略,帮助幼儿解决问题、提升经验、获得进步。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做好案例分析呢?下面这8篇中班教学案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认真观察、分析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能够帮助教师认识幼儿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等信息,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引导策略,帮助幼儿解决问题、提升经验、获得进步。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做好案例分析呢?下面这8篇中班教学案例与分析是山草香为您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案例分析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中班教学案例与分析 篇一

    围棋就是塘桥精神文化资源的一大特色,围棋也是我园的特色课程,在黑白世界中演变出的无数有声有色的“战局”,开掘了幼儿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因此我设计了《扑与倒扑》这个活动,以积极诱发为主要教育手段来开展此活动的。通过故事、儿歌的方式让幼儿理解“扑”与“倒扑”的含义及吃子的方法,意在让幼儿学习围棋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二、活动案例

    活动目标:

    1.运用故事、儿歌,帮助幼儿理解“扑”与“倒扑”的含义。2.学会运用“扑”与“倒扑”的吃子方法。3.激发幼儿参与围棋活动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

    1.PPT《引虎入村》。2.扑与倒扑的棋形、围棋、棋盘。3.幼儿作业纸、笔等。

    活动过程:

    (一)“虎口”导入。

    1.摆出虎口,请幼儿观察并提问。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老虎口)你会把棋子下到老虎口里给对方吃吗?为什么?

    2.小结。

    师:老虎口呀人人都害怕,所以不敢靠近。

    (评析:本环节通过复习虎口,为下面环节“扑”进虎口做准备。)

    (二)播放PPT《引虎入村》,激发幼儿兴趣。

    1.观看PPT。

    师:可是有人却要故意靠近老虎口,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提问。

    师:村里的人是怎样来抓大老虎的?(先送一只鸡给打老虎吃,再把它们一起捉住。)

    3.小结。

    师:原来故事中人们是先送一只鸡给打老虎吃,再把它们一起捉住。围棋中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吃掉对方的棋子。

    (评析:本环节一开始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幼儿会产生疑惑,于是我马上讲故事并播放PPT《引虎入村》,让幼儿带着疑问去倾听故事。同时也化抽象为形象,更能吸引孩子的目光。)

    (三)帮助幼儿了解“扑与倒扑”。

    1.讲解演示:“扑”与“倒扑”的概念和使用 ,教师已摆好棋形。(带三角形的白棋子已贴好老虎口头像)

    2.边演示边小结。

    师:像刚才这样一支小鸡先送给大老虎吃,在围棋中叫“扑”。(出示扑的字卡)叫什么呀?(扑)反过来小鸡又把老虎赶走在围棋中“倒扑”。(出示倒扑的字卡)叫什么呀?

    3.儿歌。

    师:我们刚才用了“扑”和“倒扑”的方法赶走了这么多的大老虎。“扑”和“倒扑”还有一首好听的儿歌呢?(教师完整示范儿歌)

    4.巩固。

    师:刚才小鸡是怎样刚走大老虎的?(先找老虎口扑倒扑)

    5.进一步理解“扑”与“倒扑”。

    师:大老虎刚刚没有吃掉小鸡,很不甘心,又想来吃掉小鸡了。找找看大老虎在哪里?

    师:谁来做勇敢的小鸡赶走大老虎呢?为什么放这里?(老虎口)老师的黑棋是大老虎,把你吃掉?接下来怎么做你才能救回小鸡,把大老虎赶走呢?

    师:假如我放这里行不行?为什么?(会被吃掉更多的棋子)

    (评析:本环节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幼儿比较容易接受。在念一念、做一做中,幼儿对“扑与倒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三)幼儿操作。

    1.出示操作纸,用“扑”与“倒扑”的方法来吃带三角形的白棋。

    师:还有很多的打老虎要小朋友赶走,谁是大老虎?请你在扑的地方画上一颗黑棋。

    2.其他幼儿作业纸上操作,请一幼儿上来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对幼儿的操作情况稍作小结。

    (评析:本环节通过操作让幼儿巩固“扑”与“倒扑”的吃子方法。)

    三、活动后教学小记

    在围棋教学活动中,应建立以快乐――我们要让幼儿的学习充满兴趣和快乐,这不仅是一种活动动机的激发,而且也是情感品质形成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在本次活动中我从本班幼儿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活动中的每个环节,让幼儿在活动中轻松地习得相关知识,从而激发起幼儿学棋的兴趣,下面我就此活动稍作小结:

    1.巧妙设疑。

    本次活动中的“扑”就是让一方棋子勇敢的进入对方的虎口。于是我在开始环节中,在棋盘上摆出了一个虎口,引起幼儿注意,并提问:这是什么?(虎口)你会把棋子下到老虎口里给对方吃吗?当我这么一问,幼儿都表示不愿意进入,问及原因:会被对方吃掉的。可见幼儿对于虎口已有一定的了解,知道虎口会给自己的棋子造成危险,不能下进去。待幼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后,我顺势将话题转移到接下来的故事中,马上讲故事《引虎入村》。

    2.化抽象为形象。

    “引虎入村”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着幼儿,小朋友听得十分认真,通过故事将此活动的内容游戏化、趣味化,将枯燥、深奥难懂的围棋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及形式传授给幼儿,使他们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同时还能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从而掌握“扑与倒扑”的基本特点。

    3.儿歌的利用。

    中班教学案例与分析 篇二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护理专业;教学应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卫生服务模式也从个体治疗型向着群体、预防、医疗、保健综合服务型转变,预防和控制疾病,增进人类健康,已不只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任务,也是临床医学整体功能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护理教育目标是培养一批具有护理、 预防、 保健、 康复等综合知识和技能的高级应用型护理人才,《预防医学》 对于护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1]。部分护理专业的学生对学习这门课程兴趣不大,且有相当比例的学生表示学习这门课程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实际工作能力,在教学中引人了案例教学法,充分调动教与学的互动性及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我校2009级护理专业两个班9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一班为实验班,二班为对照班。学生年龄、入学成绩均具有可比性。两个班由同一教师授课,采用同一教材、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

    1.2方法 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即老师讲为中心、学生主要是听,按教学大纲要求进行常规教学。实验班采用案例教学法授课。

    1.2.1案例的形成教师针对教学内容,收集比较客观、规范的案例。按照教材及教学大纲的要求,明确授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还要考虑学生接受能力来选择案例。案例的编写要简单、内容丰富,紧扣课堂目标,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同时要有一定的难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再有教师的启发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1.2.2通过案例的讲述,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思考,课堂讨论,最后教师点评。教师对讨论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分析,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构架。

    1.3效果评价期末理论考试,实验班和对照班采用同一试卷,闭卷考试,统一标准阅卷、评分。

    2结果

    以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的对照班学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为72.5±10.6分,以案例教学法教学的实验班学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为86.9±7.3分,经统计学检验,实验班成绩高于对照班(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针对课堂内容选取恰当的临床病例,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讨论、解决相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启发性、研究性和实效性强的特点[3]。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导者,掌握着教学进程,引导学员思考、组织讨论研究,进行总结、归纳。通过案例教学法能够调动学员学习主动性,而且教学生动具体、直观易学。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真实性。由于教学内容是具体的实例,加之采用是形象、直观、生动的形式,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易于学习和理解。教师在课堂上不是“独唱”,而是和大家一起讨论思考,学员在课堂上也不是忙于记笔记,而是共同探讨问题,由于调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容易开阔思路,收到良好的效果。

    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灌输为中心、同学被动接受的局面,通过阅读和分析案例,使学生仿佛亲临教育教学现场,借案例而引出的一系列问题,为了寻求正确的答案,学生会改变以往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在课堂上的角色由消极被动变为积极主动,感到理论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能自觉地把教材内容与病例结合起来,加强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进行案例教学法时要注意,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习惯于等待教师的分析、总结和给出现成答案,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缺乏经验则容易冷场,往往造成教学失败。研究和编制一个好的案例所需时间比传统教学多很多,需要教学者有较高的技能和经验。总之,案例教学法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学生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汪为聪。高职护理专业《预防医学》课程 PBL教学效果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 2012,39(1): 265-266.

    [2] 谭艳。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法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9(2):151- 153.

    [3] 王世民。浅议案例教学法[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3(6):91-92.

    中班教学案例与分析 篇三

    一是符合教学目的。教师所选择的教材要充分与教学目的相吻合,要与教授的知识有直接的关联性,要侧重于知识点。二是案例典型、实效、有针对性。任何管理都是动态的过程,在教授管理知识时候,不能生搬硬套长久以前的案例。同时,要关注社会动态和民生,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不要过于晦涩难懂或者冷僻的案例,要能反应突出、重点、普遍的问题,亦要反应本领域最前沿的动态。三是案例本土化。在传统的教学中,行政管理大多使用西方发达国家案例,虽然可以作为参考,但是鉴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生活习惯的不同,过多的使用西方案例会使学生因为文化背景等因素难以感受到案例的真实情境,也不利于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多样性。所以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考虑到案例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特色。

    二、案例教学实施与应用

    一是学习者独立分析。通过教师提供的案例进行独立思考、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融入案例情境中去,充分的理解案例特点和针对性,根据案例写出案例分析的框架。二是团队讨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对案例进行讨论,充分发挥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积极听取其他同学的观点,及时记录。同时整理记录小组讨论的结果,并选出一位同学作为在全班发言的小组代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要做的是促成小组内的讨论,引导学生的思路和帮助其提出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深入讨论。并且在小组讨论“冷场”时给予提示,补充学生欠缺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遇到各种难以解决棘手的问题,有的问题甚至涉及到多学科和前沿科学,教师要善于将不同的零散的知识进行整合,引导学生从横向纵向两个方向进行思考。三是全班交流。由各小组的代表阐述自己组的分析报告,然后进行自由发言,从班级全体的角度分析案例,畅所欲言,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和总结,对问题进行解释和答复,同时指出学生在讨论时暴露的问题。当然,教师的总结并不是简单的判断对错,而是对整个案例讨论的过程进行整理,改变传统的总结性评价,要对全程的过程进行关注并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解析,及时解决,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上述三个步骤,学生的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和班级内交流后,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及知识、经验和行政管理的方式等得到了充分的交流,进而是知识得到了深化,经验进行了分享,各方资源得到了整合。

    三、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中班教学案例与分析 篇四

    1.1对象与方法选取2010级药学专业1、2班学生,1班55人,2班62人,共计117人。两班都是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开设药理学,采用相同教材,相同教师负责教学。随机分配教学模式,1班为采用案例教学法,2班采用传统教学法,但具体实施过程药理学部分较难章节两班都是传统教学法。案例教学实施过程:每班分成若干组,每组约8人,课前教师提出真实案例,引出问题,各小组自行查询资料,讨论,课中小组代表发言,小组间评论,教师评估、讲解。教师要协助解答学生查询资料等过程所遇问题。课程结束后采用同套标准化试卷进行测试,分析考试成绩。

    1.2数据分析分析考试成绩时用第一学年学习平均成绩表示以前学习能力,作为协变量,采用SPSS17.0进行协方差分析,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班学生的性别、民族构成、年龄上都无统计学差异,表明两班基线特征一致(P>0.05),见表1。考试成绩说明两种教学方法亦无统计学意义(P=0.843>0.05),见表2。

    3讨论

    案例教学法以真实案例为载体,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运用疑问式方法来启发学生,它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构建,提高学生分析及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

    有报道认为案例教学法能提高药理学学习成绩,但该研究发现如排除以前学习能力影响,则案例教学法并不能提高高职药学专业药理学考试成绩。笔者分析原因可能是有些研究设计忽视以前学习能力对后续课程学习成绩的影响,从而造成数据的偏倚。其次,高职药学专业学生学习条件较差,网络资源、图书资源不够,造成学生查阅资料所限,学生学习兴趣有可能降低。

    再次,每班人数太多,造成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程掌控不严,教学中师生互动性减弱,也会影响部分学习小组的学习效果。最后,教师师资力量薄弱,教研室教师普遍医学背景知识不够,临床经验不足,也会影响教学效果。故开展案例教学法比较适合学生人数较少的班级,另外教学过程要配备相应的师资队伍及硬件条件,如丰富临床用药知识的专家。

    中班教学案例与分析 篇五

    关键词:ACCESS;案例驱动;教学改革

    ACCESS是一种关系型桌面数据库管理系统,具备功能强大和操作简单的特点,适合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理解数据库技术。在ACCESS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引进案例分析,有助于合理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并可帮助学生对项目背景、业务需求分析、功能需求分析、数据需求分析、数据库管理软件开发等过程进行系统的学习。

    1教学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目前,教育部考试中心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中,将ACCESS列为二级程序设计考试的可选语种之一,大多数学校将ACCESS程序设计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必修的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然而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中施受(师、生)双方所持有的理念、教学方法的设计等都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第一,在课程的内容设计上,目前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数据库理论为主,另一种是数据库的基本应用为主。前一种内容设计架构主要着眼于提升学生在数据库方面的理论素养,但这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有“舍本求末”之嫌;后一种情况虽然在内容设计上强调“学以致用”,但要么是以比较陈旧的案例作为训练的素材,例题设计陈旧,要么就把实验内容设计得过于复杂。

    第二,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课程教学中虽然引进了多媒体教学方法,但课程上的教授、教师往往过于侧重理论,一味讲解各种控件的属性、事件、方法等,且往往缺乏新颖、有趣、精简的课堂案例设计。

    第三,等级考试引进后带来的新问题。等级考试中ACCESS语言的引进,本意是为了加强ACCESS语言的应用推广。不料它引发了一个副产品,教学中教师为考而强调基本概念和语法,只讲解无忧软件中的例题等,根本讲不透,学生为考而死记硬背标准答案,很少涉及实际应用,操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几近荒废。通过对最近几年考试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综合编程题30分题中,满分只占20%左右,即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

    故此种种,再加之各个高校扩招以来,学生素质已呈逐步下降趋势,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不强,教学中施受(师、生)双方所持有的理念――为“考”而教,为“考”而学,自然而然形成并流传,几乎难以纠正。

    显然,ACCESS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如箭在弦,势在必行。我们认为,课程的应用性特点要求我们必须以应用能力的提升为目标,以案例本身的更新和案例教学法的优化来驱动这一改革。

    2案例教学实践

    案例驱动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1]。案例驱动是将知识点分解到若干实际案例,使学生从知识的被灌输者变成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也从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变成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2]。让学生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再剖析理论知识,理解高层次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参与思考、讨论、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传统讲授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时,大多数教师都从基本概念和专业术语开始讲解,如关系数据库、对象、类、属性、事件、方法等,然后再讲窗体、报表。对于大一新生来说,理解难度太大,容易产生厌学情绪[3]。如果采用案例驱动教学,给学生先介绍一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从实际的例子入手,让学生掌握设计用户界面,激发学习兴趣之后,再引出界面所需的数据。而输入数据时要注意各数据的类型匹配,再讲解基本概念,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专业术语。

    2.1案例设计

    教师设计案例时,必须把握教学内容,从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尽可能设计一些学生容易理解、符合实际教学要求,难度适中。同时应用多媒体技术表现,实现各章节内容的嵌入,促进学生的自修能力让学生成为主体[4]。案例设计要有连贯性,讲解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发现问题,从而实现知识扩展[5]。

    将学生成果纳入案例教学,对历年学生创造程序进行评优,挑选最优秀的程序设计项目。在教学中演示给新生,分析案例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进而引出该案例中用到的知识点;举一反三,启发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总结,对案例完善和扩展;最后达到知识融会贯通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2案例组织

    案例的设计非常重要,如何对案例进行合理编排与组织使学生能够接受与理解也是我们要认真考虑的问题。Access中程序设计是用VBA来实现,所以我们必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VBA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及编程思想。用最贴近学生实际情况的案例,如循环语句可以设计学生成绩评定等级的案例。

    案例组织应本着由简单到复杂,知识点由浅入深,有效扩充的原则。案例必须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学生的层次不同,可以有选择性的要求学生掌握不同的案例,基础差的学生可以由老师参与一起分析案例,有目的地训练他们如何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6-9]。

    案例组织最重要一环还是教师课前准备,教师必须对案例进行全面的分析。掌握各个案例之间联系、把握各章知识点重点、难点。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分析问题的方法,启发和诱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归纳与总结。教师在课后认真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容易出错环节,整理容易出错的案例并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从而实现整个案例教学进程的有效调控,确保教学的质量。

    2.3案例实施

    案例实施最重要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提前将下次课案例分发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前对内容进行阅读、思考、分析。教师在课堂组织学生讨论,总结与评定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存在的疑问进一步思考和分析。

    3经典项目案例分析

    3.1教学大纲的要求

    1) 掌握数据库表的基本操作步骤;

    2) 表结构的设计与字段属性的设置;

    3) 表之间的关系设置。

    3.2提出问题

    根据以上教学大纲要求,教师提前设置一个案例场景,描述如下:

    “一所高等院校进行扩招以来,教师批改试卷的工作量越来越大。为了减轻教师批改的工作量,让教师把工作重点放到教学案例设计当中。因此,学校教务处委托你开发一个‘试卷管理系统’”。

    该系统主要实现学生无纸化考试。包括考生管理、教师管理、试卷管理、成绩查询管理等。现在,作为一名程序设计人员,要求完成试题表与答题表的设计。

    3.3分析问题

    1) 试题表与答题表的信息,方便以后的查询、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通过建立数据库来存取试题和答题信息;

    2) 如何设计试题表的结构,如何设计答题表的结构。首先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结构。

    3) 在建立表的结构时,如何合理的设计各字段的属性,包括类型、大小、主键等?操作步骤是怎样的?

    3.4解决问题

    1) 根据案例要求,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完成数据表的设计。具体参考操作步骤如下:

    Step1:根据案例要求,教师规划出试题E-R图,如图1所示。

    在此参考步骤中,根据图1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为什么要设计属性1、2、3和4;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设计“答题E-R图”,并引申出关系数据库中的实体、属性、联系、域等基本概念。

    Step2:根据E-R图,规划出试题数据表的数据字典,如表1所示。

    Step3:根据数据字典,在ACCESS数据库中创建testque表,并输入测试题目记录;

    教师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和实践:①题目字段类型为什么要设置为文本型?它的大小为可以设置为10吗?从而引出ACCESS中的中英文字符长度相同的概念。②将题号的数据类型 “数字类型”更改为“自动编号”类型,输入数据时是否更快捷?(请学生自行体会)。③题号字段为什么要设置主键?它的值能不能重复?(教师可在此引导学生进入答题表的建立,并强调试题表与答题表之间的联系)。

    3.5课堂总结、学生独立设计

    通过建立数据库和表的步骤,学生就更容易理解设计表结构的重要性。通过这个案例,学生掌握建立表的操作步骤,明白了表的设计过程以及表之间的联系,易于理解实体、属性、域等概念,为后续的程序设计奠定基础。

    在整个教学过程完成后,教师对各知识点进行归纳,对未纳入案例的内容进行补充,引导学生独立设计案例,巩固所学知识。完成表记录输入后,教师提出根据试题表中记录如何实现批量修改、批量删除,从而引出操作查询设计。

    4教学效果

    通过教学实践验证案例驱动教学法,能更加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在验证过程中,选取不同专业的新生,分为4个班,文科、理科各有两个班。甲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乙班采用案例驱动教学法。教学后4个班级都参加全国计算机二级ACCESS等级考试,考试内容分为笔试和机试两部分,统计成绩如表2所示。

    以上统计显示,文科笔试乙班比甲班及格率高12%,机试乙班在基本操作题和简单应用题正确率平均80%,特别是综合应用能力强于甲班3倍以上。理科笔试乙班比甲班及格率高20%,机试乙班在基本操作题和简单应用题正确率平均96%,综合应用能力强于甲班2倍以上。

    5结语

    在Access程序设计课程教学采用案例驱动方法,可以增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应用数据库的综合能力,有助于提高其所在专业应用计算机的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调查证明,采用范例引导型教学、师生互动教学,以综合实际案例为教学模式的案例驱动式教学是适合社会发展和需求的新型教学模式,它值得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者去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冬梅,王爱继。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案例教学[J]. 计算机教育,2009(16):126-129.

    [2] 袁维新。 影响知识建构的环境因素探析[J]. 教育科学,2003,19(1):41-44.

    [3] 庞晓琼。 案例驱动的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9(1):62-64.

    [4] 龚沛曾,杨志强,顾春华,等。 大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的改革和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08(6):16-18.

    [5] 黄永灿,徐甜。 案例驱动教学法在VFP程序设计课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 广西轻工业,2009,25(4):169-170.

    [6] 李宏图。 案例驱动教学方法的探析与实践[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2):90-93

    [7] 常梅,李迎秋,李永。 案例驱动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探索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9(22):82-84.

    [8] 龚沛曾,杨志强,顾春华,等。构建综合教育环境,提高大学生计算机综合能力[J]. 计算机教育,2009(12):110-112.

    [9] 黄陈英,曾俊,黎明。 教育技术在“Access数据库应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 20(10):73-75.

    Cases-driv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ACCESS Programming

    LIANG Hua, CHEN Zhen, ZHANG Bo

    (Hun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College, Changsha 410205, China)

    中班教学案例与分析 篇六

    一、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根据案例教学法设计要求,在郑州航院信息统计职业学院会统系的统计学教学中运用了该教学方法。包括“郑州市高职生消费行为研究”总项目、五个子项目(调研方案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报告)、15个引导案例,即“1+5+15”的项目案例体系,在36课时内完成教师与学生互动的以典型案例的项目学习过程;之后安排36课时的实践,模仿“郑州市高职生消费行为研究”项目完成各项目小组的自选项目。通过项目分解,使统计教学过程流程化;以完成项目任务为目标设计典型案例引导项目学习,分阶段实施,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案例教学主要包括项目学习与项目实践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示范项目学习,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示范项目引入与项目分解。我们设计了“郑州市高职生消费行为研究”统计教学示范项目,根据统计工作流程将项目分解为郑州市高职学生消费行为调研方案设计、郑州市高职学生消费行为调查、郑州市高职学生消费行为资料整理、郑州市高职学生消费行为统计分析、郑州市高职学生消费行为统计分析报告五个子项目。第二步,选取典型案例,引导项目学习。针对每一个项目任务,选取相对应的典型案例进行课堂案例教学,创设各种情景,完成学生对统计学知识的建构;学生通过课堂案例模仿,课后案例实践开展项目学习。第三步,展示示范项目成果。向学生演示已完成的“郑州市高职生消费行为研究”调研项目,点评示范项目的完成情况,对项目开发中的统计调查与分析方法进行总结,巩固与完善学生的统计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胜欲和创造激情。第一阶段的教师角色定位是组织者与知识建构的引领者,通过教师设计、组织、实施示范项目与案例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项目学习,帮助学生完成主体性学习参与和知识建构。第二阶段:项目实践,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划分项目实施小组。在统计学开课之初,在遵从学生个人意愿的前提下,按照科学性、异质性与平衡性的分组原则,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知识结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方面均衡搭配,将学生合理地编入各项目组。每组人员为5~8名,共10组。各组推举出“项目经理”(组长),全面负责项目的实施,组织小组的学习讨论。第二步,项目具体实施。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针对本组项目任务开展研究讨论,进行明确的具体分工。第三步,师生共同评定每个学生的实践项目成绩。首先由教师根据项目教学目的与要求,提出各项目完成情况的评价体系,明确各项目具体的测评内容及打分标准。然后根据各项目的完成情况,按学生自评、小组评议、教师评定的程序,客观公正地给出每个学生的实践项目成绩。第二阶段的教师角色定位是学生的导师和顾问。教师以单独或协作的方式,判断学生完成项目方面的学术要求,帮助制定和选择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计划,同时提醒学生所忽略的步骤,了解学生在项目研究进展的情况,及时提供线索、暗示和反馈,对项目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最后做好项目评估。该阶段的学生角色定位是实践者与协作者。通过项目实践,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展开交流、讨论。

    二、案例教学法实施效果分析

    为了检验以案例为引导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以郑州航院信息统计职业学院会统系会计专业为实验对象,将2011级会计一班设置为实验组,引入案例教学;将会计二班设置为对照组,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结束后,我们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班级进行了问卷调查,以评价两种统计学教学方式。问卷采用五级李克特量表对学习效果、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学习体验四个方面共8问题进行了测量,从非常同意、比较同意、说不准、不太同意、很不同意分别设为5分、4分、3分、2分、1分,计算每个班级的累加得分与平均得分,进行比较分析。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知识理解和记忆、知识融会贯通、技能培训、创新能力、团队协作、学习快乐、学习成就感方面,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实验组得分要明显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组。案例法教学实验班的学生,统计学成绩大多集中在80~90分之间,平均成绩为81.43分;非项目法教学对照班的学生,统计学成绩大多集中在70~80分之间,平均成绩为73.57分。这表明接受案例教学法学生的统计学成绩明显高于非项目教学班的学生,而且成绩变动的标准差较小,也表明案例教学对于学生协作学习,知识共享,共同提高有明显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高职统计学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作引导,通过典型案例来创设情境,并通过参照案例来参与项目学习与实践,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加强专业技术实训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方式。

    中班教学案例与分析 篇七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我校2007级护理专业2个新疆班学生93名,1班45名,2班48名,均为女生。年龄最大23岁,最小17岁,平均年龄为19.5岁,均为参加全国统考入学的学生。学制5年,前3学年在新疆伊宁卫生学校学习,第4学年进入我校继续学习临床护理课程。学生1班为实验组,实施案例教学法;2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由同一教师按同一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及授课计划授课,保证授课内容同步。2组学生在年龄、性别、平均智育成绩等方面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实验组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课堂教学实施双向互动式案例教学法,课后学习采取内容拓展式案例教学法。

    (1)双向互动式案例教学。课程组教师利用假期分项目、有目的地到医院收集有关资料,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精编案例,并根据课程项目、任务、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在具体问题情景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讲授“妊娠合并心脏病”章节时,学生在内科护理学中已经学习过心脏病病人的基本护理知识,本章节的学习任务是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围产期的孕产妇。首先教师选择几例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典型案例发给学生,同时提出明确的讨论要求;然后学生以小组(4~5人)为单位,讨论妊娠与心脏病的相互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制订相应的护理计划;最后学生进行发言,汇报讨论结果,小组间相互评价,教师点评。讨论过程中教师给予引导,但不发表结论性意见。通过讨论,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第一步,同时锻炼了其临床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2)课外内容拓展式案例教学。以学生思考为主,重在应用。如学习“孕期保健”章节时,教师给出教学案例,要求学生自己查阅资料,了解孕妇孕期常见症状、自我监护方法和健康指导等内容,制订有针对性的孕期保健计划,并能指导孕妇自我监护。这种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巩固、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或询问教师,不断扩大知识面,增强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2对照组教学方法

    采用传统课堂教授法,即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法,配以多媒体课件,教师按预先准备的教学程序,将教学内容有步骤地讲授给学生,以达到教学目的。

    1.3效果评价

    1.3.1考试成绩

    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妇产科护理学理论考试,统一命题(案例分析占成绩的30%)、统一考试、统一阅卷。

    1.3.2问卷调查

    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实验组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认同情况,共发放45份问卷,无记名填写,当场回收,有效回收率为100%。

    1.3.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2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2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见表1)

    3讨论

    3.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采用双向互动式案例教学法,教学过程注重的是教师、学生与课程内容之间双重双向的活动构建。通过设置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拉近了学生与临床的距离,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其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和积极性。由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的全部学生都认为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3.2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案例教学法是一个围绕具体案例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其本质就是巩固和运用知识的过程[2],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去思考问题,将理论与临床案例有机结合,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便于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最终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表1显示,实验组期末理论考试与案例分析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成绩有显著性差异;表2显示,实验组100%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3.3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临床护理课程,学生积累的理论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转变成能力[3]。案例分析是一个预实践的过程,对案例中病人病情的发生、发展、治疗、护理等的观察和思考涉及临床多学科知识,学生通过对案例中复杂的内容进行整合和深入分析,有利于形成有效的临床推理过程,为其将来进入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表2显示,实验组93.3%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其临床思维能力。

    3.4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含有临床实际问题的具体案例的展示,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和讨论、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多进行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学生在复杂的问题情景中逐渐形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提高了自身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的能力。2组学生案例分析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而课外内容拓展式案例教学把教学内容向更宽的领域和更深的层面延伸,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中班教学案例与分析 篇八

    1应用对象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2018年9月—2019年1月(第一学期)2016级临床医学本科班学生。将2016级临床医学生1班、2班共109人(男生52人、女生57人)作为实验组,年龄19~22岁,平均年龄(22.1±1.0)岁;2016级临床医学学生3班、4班112人(男生54人、女生58人)作为对照组,年龄19~23岁,平均年龄(21.7±1.4)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课前——案例编写与预习

    教师严格按照大纲要求,教研室全体授课教师参与编写和本专业相关临床典型病例,对讨论题目及案例选择进行深入讨论,根据知识点提出的问题应难易适度,必须具有代表性、应用性。课前3天将案例发给学生,针对问题提前做预习,查阅大量参考资料。

    1.2.2课中——案例切入

    以案例为切入点,对相关讨论题目围绕以下几个环节,提出相关问题,例如:患者可能为何种疾病?该病例检验结果有哪些异常?还需进一步做哪些检查?检测项目的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学生以问题为出发点,宗旨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要求每位学生应参与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各方面综合表现做出评分。教师为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医学前沿,扩充知识领域,从而激发学员的求知热情,可适当加入相关的新进展。教师必须及时解答学生在讨论中遗留或错误问题等。

    1.2.3课后——复习与自我测试

    教师应以重难点为主,依据大纲编写内容纲要和自测习题,供学生课后复习与自我测试,进一步巩固其对知识的加深理解。

    1.2.4成绩评定标准

    根据学生课堂表现,教师以三个等级即A、B、C进行评分,以发言的积极性、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为依据。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教学效果及评价

    2.1客观指标

    2.1.1试卷测试成绩

    分别对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卷面测试,且难易程度相当,题型以案例分析为主,试卷密封,阅卷以流水作业式,最终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2.1.2平时成绩评定根据课堂表现(积极性、参与度等)及出勤率,分A、B、C三个等级进行评分,以一定比例纳入平时成绩。

    2.2主观指标

    实验组109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采用匿名自填式问卷形式,共6个项目,分为赞成、不赞成及无所谓三级评价。发出和收回问卷分别为109份,有效率100%。

    3结果及分析

    3.1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2016级临床医学生1班、2班与2016级临床医学生3班、4班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果表明,2016级临床医学生1班、2班(实验组)考核成绩显著高于3班、4班(对照组)学生,充分表明案例式教学的优越性。

    3.2调查问卷结果

    案例式教学法的反馈评价对2016级临床医学生1班、2班进行问卷调查。从结果可以看出,91.74%以上的学生赞同并认为,这种案例式教学适合于理论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培养、有助于分析及解决临床问题能力的培养等。

    4讨论

    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上面就是山草香给大家整理的8篇中班教学案例与分析,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幼儿园中班案例分析的相关认知。

    中班教学案例与分析优秀8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TAGS1 TAGS2 TAGS3 TAGS4 TAGS5
    ADADAD
    热门栏目